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脸盲的那些事

(2022-12-12 09:30:58)
分类: 生活
早上,听了一则视频,说得是情商高的表现是什么,大概有这样几条:1.喜欢交新朋友。2.有自知之明。3.能驾驭情感波动。4.能和大多数人相处好。5.愿意帮助别人。6.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7.善于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8.失败后能重新崛起。觉得人家阿婆主总结的还挺有道理的,其中第七条“善于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以前还真没怎么听说过,值得细细研究一番。
据阿婆主说,面部表情是一种通用的情感语言,能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读懂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说明你情商很高了。不得不说,生活里确实有在这方面很厉害的人,他们能够见面不忘,只见过一面就能在其他场合准确认出你来。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位数学老师认人就非常厉害,她首先在第一节课之前就把全班同学的名字会背,然后利用几节课的时间,一个个按照名字点名回答问题,一两次之后,就能把同学认出来了。运用这种方法,她几乎能在三五天之内,就熟悉所有的同学,让同学感到亲切之余,又震惊敬佩,快速赢得了无数的喜欢和好感。
我与之恰恰相反。
我自小就很不认人,村里的街坊邻居,都是叔伯大爷大妈地叫,家里的大人告诉我很多次,让我懂礼貌,见面勤问好,可是每次见了,不是忘了称呼,就是脸和名字对不上,只好尴尬在那里不知所措。
长大之后这样的事儿就更多了,有一次和同事的哥哥在一块玩游戏,完了将近两个多小时,后来在单位里,有一位男士亲热的和我打招呼,说话,我懵懂了几乎有一刻钟,一直到对方都走了,才想起是前几天的同事哥哥,大概在人家看来,我不仅没情没份,还又傻又笨,
这样的事情多了,严重阻碍了与他人的交流不说,也让自己很难快速和别人建立联系渐渐地就成了自己的困扰。一直到有一次在一本小说里看到一个术语叫:“脸盲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种疾病,并不是主观故意的。百度了一下,发现里面有这样一种说法:这种情况体现在心理活动上,体现一个人他的认知活动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对某些信息比较敏感,对另一些信息的不够敏感。比如一般喜欢阅读的人,或者阅读量特别大的人,往往对面貌特征这些信息不够敏感,因而更不容易识别他人的表情,所以阅读书本的能力,和阅读别人脸部的能力常常是相反的。
你看,科学给了这样的解释,这不就说明,自己的一定程度的脸盲,是因为多面浸淫书本,从而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更强,而对人脸面目这些具体的东西感悟能力就差一些了,那我的自我羞耻感也无需那么浓了,毕竟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能吧。
这样的理论支撑了我很多年,作为借口为自己开解了很多年。可是今天听到这个视频,反思下来,觉得还是有可深挖的地方。除了文字和脸属于大脑不同的认知区域外,实际上与自己的趣味和习惯又何尝没有关系呢?
根据情商的其他几个标准来判断,我其实并不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正是因为不喜欢面对他人,我大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几乎不直视对方,更没有兴趣读取对方的脸庞信息。想想自己和他人的交往,我的目光多半几种在对方的衣着和整体神态上,对方如果有奇装异服和奇怪的长相,我就会特意加以注意,否则,对于对方的五官,我的大脑中几乎没有一丝刻画,更不用说去注意对方的细致表情,以及各种表情所传达的情绪。
所以,我的交往能力差,在这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我只能凭借语言去了解对方,从来没注意过对方的表情和肢体所传达的信息,这样如何能够深入了解人,看懂人?毕竟知人知面还不知心呢,更遑论连面都不知呢?
那么我为什么从不注意对方的面孔和神情呢?一是源自内心的胆怯,不敢与对方对视,在现实生活里,我也看见过很多眼神飘忽的人,这样的人大多性格懦弱,不够坚定,缺少底气,没有鲜明的爱憎,喜欢人云亦云,不用说,我就是这样。二是不喜欢,毕竟人的面孔变化极其细小,完全没有文字所塑造的意境好懂,容易进入,也更有趣味,所以读书阅读,被文字构筑的世界打动的人,就很难被那些千篇一律的五官打动吧。
说到这里,就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哪有什么脸盲症,不过都是自己的思维、心里在作怪。要想提高情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至少要从注视对方开始吧!
祈祷!祝福儿子心想事成!马到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边界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