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母乳喂养——想说爱你并不容易(edited by parenthood)

标签:
转载 |
分类: 育儿知识 |
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都有益处,但是得花点儿时间来学习。不必为最初的哺乳经验不足而内疚,本文的一些小贴士可以帮你解决一些常见哺乳问题。
母乳喂养ABC
留心(Awareness):留心宝宝的行为,如果宝宝看上去饿了,就给他喂奶。提示宝宝饥饿的信号有:咂嘴的声音、小手伸到嘴边、转到你怀里等等。
耐心(Be patient):宝宝吸吮一侧乳房通常要花10-20分钟。•
舒心(Comfort):母乳喂养时垫起双脚,在胳膊和头下放个枕头作支撑,让你和宝宝都舒服。
http://s6/middle/896b5d52gb12013d2b605&690by
如何缓解乳头疼痛
为了缓解乳头疼痛,可以用温热的湿布挤出一点儿新鲜乳汁,涂在乳头上,暴露几分钟让乳头自然干燥,也可以涂少量特制的羊毛脂。最开始的轻微疼痛和触痛是正常现象。一旦母亲找到合适的哺乳姿势,并且宝宝也能够舒服地依偎在怀中后,疼痛自然会逐渐消失。但如果疼痛加重或者持续较长时间,请及时就医。
http://s11/middle/896b5d52gb12014bc617a&690by
避免混淆乳头
过早用奶瓶喂养可能造成乳头混淆,宝宝忘记了应该怎样吸吮妈妈的乳头。这并不常见,但完全可以轻松避免。如果你准备给宝宝用奶瓶或者橡皮奶嘴,最好等到2-4周大之后。但也不要等得太久,不然宝宝可能不太容易接受。
http://s5/middle/896b5d52gb120155ba484&690by
哺乳次数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新生儿每隔2-3小时哺乳一次。也就是每天24小时喂8-12次。
每次哺乳时,可能需要两侧的乳房喂养,两侧交替吸吮可以让妈妈不至于过度劳累。如果吸吮动作变慢,或者扭过头去,这表示宝宝表示已经吃饱了。满月后,哺乳频率可以降低到每天7-9次。
需要唤醒宝宝喂奶吗?
小于1周的新生儿需要唤醒。新生儿每天大约需要喂奶8次以上,每次间隔不超过4小时。
让宝宝醒来的方法,包括揭开被单、换尿片、轻轻按摩、或者抱起它将它贴在胸前。
http://s16/middle/896b5d52gb1201685fa2f&690by
需要用两侧乳房喂吗?
在母乳喂养数周后,就开始让宝宝先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到另一侧。那是因为:每次哺乳时乳房会分泌两种不同的乳汁:起初流出的奶颜色轻薄,用来给宝宝“解渴”,伴随着更稠的奶汁流出,而脂肪含量也更高。这二者对宝宝都很重要。母乳喂养乳汁成分的变化是任何配方奶粉也无法模拟的。如果一次只吸了一侧乳房,下次记得换另一侧。
宝宝吃够了吗?
如果你的宝宝每个月体重增加 1磅,2-3小时喂一次,每天消耗6-8块湿尿片,那么放心吧,小家伙吃的足够。有些宝宝从第2个月起不再吃夜奶,甚至可以睡到天亮,这是好消息。
http://s10/middle/896b5d52gb120175b2dd9&690by
宝宝忽然吃得更多
当你觉得每小时都得喂奶的时候,宝宝正处于生长高峰。不用担心,这时候你可以增加哺乳次数,这样能刺激妈妈的身体分泌更多乳汁。“饥饿鬼”的状态也是暂时的。宝宝通常在出生第二周迎来生长高峰,之后第2、4、6个月会再次出现。让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宝宝在4-6个月时已经可以尝试一些固体食物,随后喂奶的次数可以减少到5-6次。
妈妈的饮食会影响宝宝吗?
食物会对乳汁产生影响,但并不像大部分新妈妈想得那么严重。只要膳食平衡、健康,妈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记得远离那些过于辛辣和产气的食物,留意宝宝有无过敏症状,过敏症状一般在4-6周出现。
http://s3/middle/896b5d52gb120184a7452&690by
母乳喂养之外的情感纽带
母乳喂养只是连结你和宝宝的纽带之一。每一次搂抱、相互依偎、和宝宝说话、唱歌,以及每次洗澡或玩耍,连结亲子之间的纽带都变得更加牢固。如果妈妈打算2-4周后计划改为挤出奶汁用奶瓶哺乳,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喂奶了。
http://s2/middle/896b5d52gb12018dfa841&690by
原文来源:
http://www.webmd.com/parenting/baby/breastfeeding-9/slideshow-breastfeeding
延伸阅读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的泵出和储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6b5d520100x7zx.html
2. 坚持母乳喂养:如何知道母乳喂养够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6b5d520100x9h3.html
3.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顺利的一些表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6b5d520100x9ha.html
4.母乳保存的时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6b5d520100x7ti.html
(本文来源于培儿屋,转载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更多育儿资讯欢迎访问培儿屋博客
http://blog.sina.com.cn/parenthoodconsultant
http://parenthood.blogbus.com
智培儿,好父母。Raising Kids, Do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