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被写进一本书
(2013-06-18 15:03:11)
标签:
黑人青春会议小说快乐 |
分类: 偶有所感 |
回南京,约好友见面,结果召集人帮我找了我从初中到工作不同期间认识的各路朋友。他们好些互不相识,有些则交叉相识。脉络构成仿似一部长篇小说,而我被布置成了那根主线。感谢召集人的刻意安排,我真的很感动!
座中人物如下:
人物A:我初中好友的太太和女儿,他本人去加拿大玩,正在回宁的途中。这位仁兄(小过我)的生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所以他大半的生日是在肃杀的汽笛声中渡过的。高中时代我与他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是我们的周末大多是一起抵足而眠的--他来我家或者是我去他家。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导游,太太就是某次带团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他觉得她可能大自己3~4岁,而她猜他小自己4~5岁,结果答案是加起来也不够。他的女儿已经玉立了,是座间仅次于我的第二"黑人"。不过显然她黑得比我好看,因为她比我黑得更细腻、均匀。俏皮的模样、可爱的性格加上一口整齐超白的牙齿,都是我心仪的那种。
人物B:南京好像不大出金枝玉叶,但是小家碧玉俯拾即是。这位小妹绝对脱俗出众。她与A是小学同桌,与我初中同校。高中的时候兴英语角,就是在那里熟识的。认识她的时候她妈妈就差不多是她现在的年纪,惊为天人。她的爸爸高大魁梧,相貌不凡,可以想见这妹妹端是不俗了吧?最欣慰的是,大学时代,面对众多的追求者做取舍的时候,假期的一天我到她家找她玩,她拽着我在五台山体育场走了4圈,就此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人物C:她与B是初中同班,文笔非同寻常。谙熟代工的工艺流程。据多年前一次聚会时交代,初中时代每次写作文她都是写两份的,一份自己用,另一份就是给B妹妹代工的。不过据B妹妹交代,每次都是文章由她自己先开个头,然后再交由C小妹续写完成。这样可保内容不雷同。她的爸爸及其可爱,幽默滑稽。加之她爸爸当兵的时候留存的一顶苏式贝雷帽一直是我觊觎的,所以当年她家我也没少去。猜想当年他爸爸一定以为我是冲着他女儿去的,不过我真的只是为了那顶帽子。当然,如果哪天老人家一高兴,连帽子带女儿一并送给我也是可能的。大学之后,我们的联络就少了。间或回南京见到她,问起男友是谁,她说尚未有。于是与她戏称:"早知如此,我便追你了!"她便嗔笑道:"算了吧你,听你说了几回了,每次都是一转身连人影都看不见了"。
人物D:这位兄弟是人物,文武全才,他原本是和我的那位A同学在高一同校的,后来辗转去了外国语学校。当时的外国语学校还没有今天这么牛,至少当年的学生国内大学录取率没今天这么低,现时今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大多直接被国外录取了,参加国内高考的凤毛麟角。大学的时候,他在东大,但是他出名是在南大。因为我们一班兄弟都在南大,他便一直来厮混,住在南大寝室的时间比我都多,因为等到我毕业去了外地的时候,他还又坚持在南大住了两年。当然不是因为他学习认真在学校里面坚持多读了两年,而是他毕业后仍旧混迹校园。当然他最出名的是用我们低一届的身份参加了全校的诗歌朗诵比赛,结果得了个二等还是三等奖。最后人家计算机系的老师竟然找到他,对他说:“兄弟,你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不反对,你能不能不要说你是我们计算机系的啊?”
这位兄弟一直我我们小伙伴里面义气最重的一个,但凡有兄弟有难处,他一直是挺胸而出的。到了后来,他干脆弄了个民间慈善组织,不时地搞些善举,成了石城的名人。
佛学、养鱼、种花、考古、射箭、旅游、著书,林林总总,这家伙都在弄,而且事事样样都不赖,真是让人叹服。
人物E:这哥们儿和在座的都没同学过,我是在大学毕业后认识他的,当时去广东学了广东话后深觉广东没文化氛围,穷得只剩钱了,就回南京混了一阵。那会儿就是不知被谁介绍了到他父母的公司里去帮衬了一段时间。说起他家,也是大有来头的,且暂不表。这兄弟最绝的是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筹谋着要去米国,结果被拒了n+1次,最后一次好像还是事业有成之后读经济类的硕士班组织去美国互动什么的。一气之下,他花了千把万办了新西兰。至于美国,他不纠结了,只是要找个机会落地去狠狠地跺几脚撒撒怨气就可以了。
我离开南京后,他在吉普俱乐部里偶然结识了D,相见甚欢,好到如果性别不同的话,兴许会立即去办结婚那样。这两人一起外出N次,去了阿里救灾,去了武汉去拍萤火虫,去了尼泊尔揽胜,现在谋划着一起去南极考察。这家伙口口声声要向我请教摄影问题,其实他自己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微距拍摄水平极佳,已经上了国家地理了,而且还有照片被境外专业网站评为月度最佳什么的。
人物F:东北人,幽默无比,大学的时候睡在我下铺,幼年的时候患了小儿麻痹,本人又不高,所以走路的时候身高不明确。这家伙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人物,他持续在南大读了好些年的书,一直到了博士后了吧?
D结婚的时候,我是伴郎,他是好友,一并去了的,结果看上了新娘的妹妹。D的小姨姿色可不是一般的了得,竟然被我这下铺的兄弟得手了,于是他与D成了连襟。小丫头大学一毕业就不顾爹妈的反对,偷偷地与他去扯了结婚证,随即就养了个儿子。第二年我这兄弟外派去日本,携了家眷去,结果到日本落地第二天就又生产了一个丫头。现在是儿女双全,日子很是惬意。
人物G:也是我们这届的大学校友,住在一起的,原先比较好麻将,后来还是玩得有点大,没控制住,吃了好些年的苦头。那些年,D没少关照他的家眷。这次知道他现身了,很是开心,更开心的是他在经历了曲折之后,竟然仍旧是如此地豁达开朗,似乎丝毫没有收到先去曲折的影响。兄弟,祝福你!
人物H:他是我们这届数学系的,免试保送入学的,可见智商不是一般的高。席间他介绍自己的时候说他是本校提前毕业的,此言不虚。读到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新街口摆地摊给人家算命了,2元一个,收入颇丰。要知道那是我们每个月生活费只需要70元的年代啊!更绝的是,D养了女儿宴请一帮好友的时候,他抢了孩子要抱着玩,结果没拿住,把人家丫头生生地掉在地上。好在这丫头没摔笨,现今已经进了外国语学校了。
人物I:也是计算机系的,当年我国庆在校门口摆摊给别人拍校门的照片,他就是帮我张罗的一位兄弟,热心、厚道。那是一个我筹划得很好的行动,提前请班上厦门的同学找门路到福达去买了半价的胶卷,然后预先找了一家彩扩店老板谈价钱,一般是0.70元一张,3元冲费,他答应我免冲费每张0.40元。于是我们拍摄了4个晚上,收入过千元,参与的弟兄们好好分了一堆零钞。可怜的是我这兄弟一直身体欠佳,超过20年没见了,这次见着,一样的谦和友善,真是欣喜。
前一篇:邻家姝媛初长成
后一篇:带着Mac去远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