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2023年第5期发表:萦绕心头的锤布石

(2023-05-11 11:15:45)
标签:

杂志美文

分类: 如水亲情

   《金秋》2023年第5期发表:萦绕心头的锤布石


  萦绕心头的锤布石

                        /刘世河

当年母亲嫁给父亲时,仅有的几件嫁妆中有一样东西个头虽小分量却最重,用一块大大的红布裹着。乡邻们都很好奇,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猜测着:一定是件挺值钱的玩意儿。等父亲小心翼翼地揭开,大伙顿时就笑了——原来竟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的确,那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锤布石,之所以得到如此厚待,是因为它除了用来“锤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母亲的“干娘”。

原来母亲幼时体弱多病,有好几回都差点没了小命。外公外婆救女心切,便有病乱投医地找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是母亲和外婆的八字不合,需另认家中一物件为“干娘”方可破解,而且这物件质地越硬越好。于是全家人在院子里找来找去,最后才敲定将这份“重任”托付给了这块石头。

这件事情,后来我曾经专门问过母亲,并用了很不屑地语气:“如此迷信的说法,难道娘就真的相信?”

母亲当时只粲然一笑,淡淡地说:“关键是你外公外婆信呀!”

彼时年轻,对母亲的回答很嗤之以鼻,还在心里暗暗笑话她:他们信你就信啊?直到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渐渐品出母亲话里的真味。而且我还晓得了,母亲当年之所以执意要将那块石头带到婆家来的另外一个真实用意。

母亲在娘家一共姊妹五个,她排行老大,而那个年代庄户人家的老大,尤其女娃,其实就等于半个娘。外婆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所以许多家务活儿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其中最费力气的就是浆洗被褥。那时候的乡下人真的算是货真价实的布衣,身上穿的、炕上盖的、就连擦脸的手巾,基本上都是粗布所制,为了延长这种布料的使用时间,布织成后都要进行上浆,然后再折叠起来,平放到锤布石上用棒槌捶打,目的是让浆汁更好地渗透进布里。

母亲虽然出嫁了,可弟弟妹妹们尚都年幼,所以这浆洗被褥的活儿并无人接替。这个活儿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锤打,而锤打必然要用到锤布石,已经用了好几年的那块石头母亲早已得心应手,而且日久生情难以舍下,于是她才特意将它带了过来。

果然,这块有着特殊身份的锤布石很快就又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功臣”。跟外婆家的境况差不多,父亲也是老大,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而且奶奶的身体状况更糟。如此一来,母亲手上这浆洗被褥的活儿就无形中又比在娘家时增加了一倍多。

从我记事起,眼睛所看到的就是母亲一直在忙碌的身影,除了灶台上的一日三餐和帮着父亲下田劳作,剩下的时间就基本上都在为那些“布”而忙了。先是用纺车纺线,再把一部分纺好的线团染成蓝色,这就开始坐上织布机来来回回地穿梭了。接下来就是给这些织好的布匹上浆,浆水就是熬制的米汤,浓度要适中,太稀挂不上,太稠又会导致布料发硬。母亲把熬好的米汤倒入那个大大的木盆,然后将布匹淹进去浸泡,等布匹都喝足了,再将其捞出晾晒,至似干非干时,便喊来父亲帮忙抻一抻。抻布这个步骤挺好玩,一叠长约两米的布,父亲和母亲一人抓着一头使劲儿拽,那情景有点像拔河。抻后的布依然有些皱皱巴巴,所以接下来就是锤布了。

锤布石就放在院子里的那颗老槐树下,是一块青色的石头,长约50公分,宽约40公分,十公分左右的厚度,表面十分光滑平整,阳光投射到上面,就像一面镜子。为了方便母亲干活,父亲特意在石头下面的四个角上各垫了一块砖。身材娇小的母亲或蹲着或搬条小木凳坐了开始在那里挥舞着棒槌一下一下地锤,并不时的来回折叠,以便所有的布面都能受到棒槌的眷顾,直到把那凹凸不平的老粗布捶得温润绵软、平平整整。

有时候高兴了,母亲还会一边哼着小曲一边锤,而这时的捶打声就像是给母亲伴奏的鼓点,“砰砰、啪啪”的很是好听。于是就在这“砰砰、啪啪”的锤布声里,我渐渐长大。

后来我考入县城的高中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乡下人的被褥衣裤也渐渐地不再怎么用老粗布了,锤布石自然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母亲分明也有些失落,常常一个人坐在锤布石旁边默默地发呆。直到两年前离开我们,那块石头就一直被闲置在老槐树下,透着无尽的落寞和孤独。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看望执意独守老宅的父亲,自然又是一番苦劝“反正这房子我们也修缮了,三年五载坏不了的,你就跟我进城吧,再说你这把年纪自己待在家里,自个孤独不说,也真是让我不放心呀!”

“谁说我一个人呀?我有伴的”父亲一边反驳着,一边拉住我的手往院子里走。这才发现父亲居然给那块锤布石镶上了木框,底下还安了四个小轱辘。

父亲蹲下来用手轻轻抚摸着光滑洁净的石面,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白天我推出来在上边吃饭喝茶,晚上就推回屋里,看到它就看到了你们的娘,想她的时候就对着它说说话,一点也不孤独。而且最好的是,不管我说啥,她都不会还嘴了……”

父亲还在深情地自言自语着,一旁的我早已泪湿双眼。我双膝跪地用双手虔诚地摩挲着那块被父亲赋予了生命力的石头,耳边仿佛又传来了母亲那久违的“砰砰、啪啪”的锤布声……

《金秋》2023年第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