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013-01-14 15:50: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讲座 |
2007—2008 人才强教讲座稿 |
高淳县第三中学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使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并健康地成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合作精神。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呢?
一、意识和竞争意识
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是人能够用客观现实中引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竞争意识是竞争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的说就是人们运用竞争规律,根据竞争双方的客观实际,为夺取胜利,所考虑的行动计划,并以此作为在竞争中指导个人行为的特殊心理过程。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与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和暂时的失败,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具有意义。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在机会相等的条件下谁的节奏更快些,竞争意识更强些,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
二、竞争意识的培养
1、渗透竞争意识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危机感。我通过社会发展的具体例子,让他们明白在各种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没有竞争意识,没有拼搏精神是要落后的,挨打的。使他们从每时每刻都有强烈的责任感、爱国激情和竞争意识。其次,由爱引发竞争意识,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要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看看他们谁为他们所爱的对象付出最多,从而引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最后,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竞争意识。有意识的把个人行为与班级、学校、祖国的荣誉连在一起,使同学们都希望多为集体增光添彩,不拉集体的后退,不为集体抹黑,从而强化集体观念,强化集体竞争意识。
2、培养竞争意识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识
几年来,我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和作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如新学期的队列队行训练,这确实是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的重要表现。但学生在训练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训练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这关键是同学们在训练时缺乏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我在训练时改变过去吃大锅饭的形式,实行“优胜法”,看那一排跑的最齐,跑的最齐的提前解散休息,不齐的继续训练,直到整齐为止。这样,每排的同学要有和作意识,同时,排与排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局势。这种方法虽带有“惩罚”色彩,但正是由于这种合理的“惩罚”,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卫生大扫除时,整理宿舍是个难点,宿舍之间.,男女生宿舍之间差距很大,为让学生尽心尽力搞好学生自己的工作,我采用男女互相参观评比的方法.让女生给男生打分,男生给女生打分的方法。这样,同舍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舍与舍之间形成竞争,谁也不想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宿舍里明显比以前好多了。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同一项活动,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懂得了分工合作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使他们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竞争能力。
2、在纪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一个好的班级体,要想大面积提高成绩,没有铁的纪律是不可能的。但是初中生不象高中生自制力强。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易反复是他们的通病。这就为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只靠班主任一人是很难达到学校要求的,必须依靠班干部,而依靠班干部,我又改变了过去班长一人说了算的局面。而是通过投票选举选出7名纪律委员,实行分片管理,每人管理10名左右的学生。每天记录好自己管辖范围的纪律情况,第二天在黑板上公布记录结果。无特殊情况,每周召开一次班干部不会,了解纪律情况,并对典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通过纪律情况来考核班干部,这样班干部与班干部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大名经常出现在黑板上。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平时的表现。并让一直学习比较突出的,成绩上升比较明显的同学分别做经验介绍,总结自己上升的经验。然后我再不失时机的树立一批学习榜样,以学生身边的具体的事例作为典型,介绍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并教育他们胜不骄败不,落后只是暂时的,只是没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极大的鼓舞,很多学生都暗下决心,吸取经验和教训,差的向好的看齐,好的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好。
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给学生开小灶。按不同学科,不同成绩的学生分类指导学习方法,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平均每人每个学期至少不少于有两次单独谈话,多的达到五六次。这样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正是由于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做法,才使班级成绩有了明显的发展。在初二上学期,由分班时的平均分倒数第二名,上升到全年级前几位。成绩的变化,更加鼓舞着学生努力学习,更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竞争意识。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无论是班级活动的进行,还是学校活动的开展,我班都是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是全班学生努力的结果,更是他们竞争的结果,是竞争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是竞争给他们带来了挑战的机会和乐趣。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阶段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从小强化其竞争意识,培养竞争能力,进而使他们懂得:竞争,将伴随着人的一生。
现代人要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类竞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方面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特殊作用。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
1、激发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心
在体育课上,常见有一部分学生对某项活动甘心落后,怯于竞争。如“跳山羊”教学中,有些学生表现出犹豫、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原因是在练习时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羊上,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激励学生鼓起勇气,同时,教给学生双脚踏板的起跳方法,加强保护帮助,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消除“撞车”留下的“心理障碍”,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和意识。然后,组织学生组与组开展竞赛,在集体荣誉面前,在同伴们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减轻了惧怕心理,个个表现出跃跃试的竞争势态。
2、树立公平竞争观念
组织好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规则,使学生明白竞争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成功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所有人是均等的。“公平竞争”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一种道德教育,使人们通过体育活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观念。
3、拓宽竞争的渠道,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竞争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方面,多层次的竞争激励法。①增加单项技术比赛内容,如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不仅比谁跳得远,还要比一比谁助跑节奏好;助跑与起跳衔接好;起跳又准又狠;起跳后的腾空好;更要比比谁牢记老师所教的动作要领;谁在哪方面突出就给予奖励……这种明细的竞争要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促进学生相互学习。②按能力分组竞赛,培养竞争意识。如快速跑教学中,将学生按体质和能力分成优秀组、良好组、达标组,分组进行比赛和表扬,使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③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竞争,培养竞争意识,我将学生的考核成绩记录下来,每考核一次,将进行一次对比,只要成绩提高,哪怕你是班里最后一名,也是成功的。同样可以得到表扬。④引用不平等竞争法,如在400米跑的教学中,运用让距跑的办法,提高竞争的激烈性。
4、赛后认真讲评,特别是一些尽了全力,但仍失败的学生更要加以肯定,鼓其斗志,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明白“为什么胜”“为什么败”,从中取长补短,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5、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达标测试中,也要建立不同层次的竞争机制,使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努力学习,缩短自己与优秀级成绩的差距。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使自身的心理更健全、人格更完善、素质更全面,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实用策略
1.辩论明理。人的竞争智慧可以在激烈的辩论中增长。辩论明理具体内容:课堂即席辩论。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善于及时发现学生中思想冲突比较尖锐,有一定辩论价值的问题,当场请学生辩论,优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2.学会合作。不会合作的人就不会竞争;只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才能开展有力的竞争。指导学生学会合作的策略主要有:一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策略。比如,让同学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外辅导员之间相互结对,建立思想政治学习小组或课外学习研究小组。二是个人与小组之间的合作策略。三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策略。各学习小组或者研究性学习小组之间,经常交流学习与研究的心得,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3.问题竞答。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更是衡量中学生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开展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师生共答、生问师生共答等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于无疑处生疑、敢于和善于挑战权威、不断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竞争意识。
4.挫折体验。激烈的竞争,始终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规律。面对竞争的挫折,只有百折不挠、永不放弃,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彼岸。教师有的放矢地运用问答失利体验、测试失误体验、社会调查失败体验、管理失利体验、主持失常体验等具体策略,及时指导学生在挫折的体验中,增强信心,分析原因,加强合作,寻找对策,去争取胜利。要防止学生在挫折中,心灰意冷、丧失信心、停滞不前,甚至产生新的心理问题,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5.学会放弃。只有在竞争中,学会科学取舍,才能吸取新的养料,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可以通过教学中教师的科学比较、学生讨论、教师辅导等策略,指导学生放弃陈腐的观念,放弃不正当的竞争方法,放弃过度的享乐,放弃过分的依赖,放弃过重的心理负担等一切不利于竞争的观念、方法与行为。
6.扩大开放。积极参与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竞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在教学中,教师科学运用教育引导、师生资源共享、“请进来”等策略,指导学生积极树立对外开放意识,反对固步自封的观念,坚决抵制一切消极因素的侵蚀,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助我成长,让我强大。
7.学会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学会创新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学会提问。创新的本质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袁振国教授说,我国的教育往往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有问题;西方的教育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有问题,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二是学会探究。教师在指导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分析问题。三是学会批判。只有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但是如果拜倒在巨人面前,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巨人。四是学会反思。经验+反思﹦成长。努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8.多元评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多元化教学评价策略,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的竞争力。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学生、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等。②评价内容多元化。根据学生测试成绩、练习态度、练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成绩,学生的日常思想表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与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③评价方法多元化。坚持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合情合理。
另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策略,还有自我提高、体育沙龙、环境熏陶等等。
注意点:在选择和运用有关策略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科学而灵活地选用,务求实效,力求高效;要防止搞形式主义,一味追求所谓的“策略”的形式多样化;要重视教师本人的个性,能够合理和自如地运用有关教学策略,真正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服务;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切切实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的策略。努力做到把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本人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个性统一起来,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