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驻华大使李揆亨谈“韩中建交20周年”

(2012-05-28 17:58:37)
标签:

杂谈

回顾两国关系和经贸合作成绩——中韩百姓互访·20年翻了50倍

           法制晚报2012-04-30(转)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法制晚报》对驻华韩国大使李揆亨进行了专访。

 

    韩国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重要邻邦,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已携手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中韩20年·关系

    5个老外有一个韩国人

    中韩民间交往发展迅速,在中国,五名外国人中有一个是韩国人;2011年,430万韩国人来中国访问,230万中国人访问韩国。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回顾中韩20年发展历程,您觉得哪些时刻或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最值得回忆?

    李揆亨:20年来,中韩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增强。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相比建交之初,双方人员交往人数只有13万人,到2011年发展到660万人,整整增多了50倍。

    2008年5月,中韩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我认为,双方关系一直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下去,是两国建交以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事。

    虽然两国曾经发生过大蒜贸易摩擦等争端,两国人民对历史的认知也有不同,但两国关系总体上保持飞速的发展,这是最让我感到骄傲的事!

 

中韩20年·变化

    中国人穿着越来越时髦

    李揆亨并非第一次在中国工作,在1999年到2002年期间,他曾在韩国驻华使馆担任公使。

    FW:相隔十年重返中国,您觉得中国变化大吗?

    李揆亨:太大了!现在许多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铁等生活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中国人穿的衣服更时髦了,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幸福,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中国本身的发展令人惊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大地提升,这些都是中国在这10年以来获得的巨大成果。

 

中韩20年·合作

    韩系车在华占了10%

    20年来,中国已成韩第一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成了中国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在双方的经贸合作中,汽车产业最具重要意义,韩国标志性车企现代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越了日本丰田。

    FW:中韩经贸合作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李揆亨: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连年攀升,从建交之初的仅60亿美元,到2011年已达2400亿美元,增了40倍。目前,中国对韩投资额达到50亿美元。

    在汽车产业方面,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和中国伙伴的合作正在进程中。去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份额中,韩国汽车的销量占到10%,这是两国合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此,我感到非常骄傲!

    在其他合作方面,韩国LG集团已在广州召开LCD(液晶电视)工厂的启动仪式,投资额约40亿美元;三星集团也计划在西安投资70亿美元,还有SK集团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也准备在中国合作建设乙烯工厂。

    展望两国未来经贸关系的发展,韩国在IT、汽车、化工等高新尖端技术等领域对华投资的规模会加大,此外,双方在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合作项目将会不断增多。

    在不久的将来,两国将启动中韩自贸协定谈判,相信这对两国将产生互惠互利的结果。在中国“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将持续发展。

    

中韩20年·文化

    文化共通  促成《晚秋》和《无极》

    在文化方面,中韩两国有着许许多多的共通之处,几千年来的相互交流,共同创造了东亚文明。汉字、儒学、佛教、汉医、礼仪制度、风俗教化,都是中韩文化共通的因素。

    FW:今年,恰逢两国举办“中韩文化交流年”活动,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您能否进一步谈谈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中韩文化共通交融的理解?

    李揆亨: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韩国人受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同时两国文化的共通交融,正是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发展的一大动力。

    5月11日到13日,国家大剧院将举行韩国国家歌剧团的表演《艺术家的生涯》,音乐伴奏则由中国交响乐团来完成,合唱部分也由中国初中学生来奉献。此外,在去年,韩国文化院还举办了韩中两国著名书法家的共同展览。

    还有电影方面的共通与合作,比如我看过《晚秋》这部电影,玄彬、汤唯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但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汤唯的电影”,因为玄彬的戏份要少一些。还有张东健、张柏芝主演的《无极》等。

    可见,双方在电影、音乐、书法、文学、艺术方面的共通,将是促进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巨大动力。

 

中韩20年·教育

    地缘相近  助韩国人在华获成功

    在两国互访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学生。许多韩国人在华学成后,会选择留在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经商取得成功,或在中韩合资的企业中担任重要职位。

    FW: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情况,在您看来,促使这么多韩国人在华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李揆亨:教育交流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部分。目前,在中国有超过6万的韩国留学生;而在韩国有7万多中国留学生。两国已互为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两国每年有三到四次青少年交流活动,多时500人,少时也有100多人。

    留学生在对方国生活的时间较长,一边学习一边生活,有更多机会了解当地文化、熟悉当地生活,留学生们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是很自然的事。

    韩国留学生们在几年的留学生活中,积累了专业知识,并对中国获得深刻的了解,这些知识和经历都会很好地促进他们毕业后在中国的职业发展。

    此外,中韩两国人民共有的勤劳、努力工作等东方传统美德,也成为留学生们在华发展个人职业的一大优势。这些留在对方国的留学生们,也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韩20年·交流

    中国有“韩流”  韩国刮“汉风”

    在中国,许多年轻人因为热衷于韩国影视、音乐和韩式风格的服饰等流行娱乐文化,被称为“哈韩族”。同样,在韩国,中国文化的“影子”也比比皆是,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字、书法、国画的影响等。

    FW:如果让您总结一下,最受对方人民青睐的代表元素是什么?

    李揆亨:正如中国涌动着“韩流”一样,韩国也刮起了“汉风”。在韩国,有几百万人在学书法,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主要书写汉字,书法的内容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

    《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韩国年轻人必读的书籍。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韩国得到了很好的沿袭和保留,比如为追悼孔子举办的“释典大祭”。

    而在中国,许多民众也看过韩国的长鼓舞、扇子舞,这是韩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还有许多舞蹈和音乐结合比较突出的表演,如K-pop流行乐群体舞蹈,不仅在东方,在西方、南美地区也很受欢迎。

    此外,我在西安演讲时也说过,少女时代、玄彬等韩国偶像为中国青年所喜欢,而中国影星范冰冰、汤唯、梁朝伟等也成为许多韩国人的梦中情人。相信类似的民间文化交流,将促进两国更加紧密、亲近的关系发展。

    

在京生活

    最爱吃鱼香茄子  闲暇时学京剧

    FW:最后,能否请您谈一下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比如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去过哪里游览?

    李揆亨: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西安、曲阜、济南、青岛,还有平遥古城、重庆大足县,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良好,让我深深地感动,也让我非常地羡慕。

    闲暇时,我偶尔打高尔夫球,喜欢吃中国菜,比如麻辣的四川菜,甜润的上海菜,都是我喜爱的。而最近听说茄子很有营养,鱼香茄子这道菜非常棒!

    另外,我每周都会学一个半小时的京剧,我是外交部京剧学会的名誉会员,外国人中就我一人(说这话时,很自豪地笑了起来)!10年前,我就学过六段,这次准备学四段,之前学的是《赵氏孤儿》,现在准备学《空城计》!

    最后,我想说的是,两国关系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希望在双方的努力下,向互相促进、“肝胆相照”的方向发展。我作为大使,将为此目标不懈地努力!

http://www.fawan.com.cn/res/1/1/2012-04/30/A19/res01_attpic_brief.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