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2022-09-29 16:15:54)
标签:

文化

收藏

分类: 文萃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续上)

相较于古陶瓷,古玉于我,确属半路出家

几年前听过北京故宫博物院专研古玉的美女研究员徐琳老师的课,非常惊讶于北京故宫所藏的7.8万件古玉中,仪器检测发现,凡战国以前的,竟无一件符合狭义上“和田玉(或和阗玉)”这一条件概念的,如果不是机器问题,只能说明战国之前中国古代用玉都是除新疆和田以外的地方玉。

这就引发了三个问题:

1. 战国前的泛中国政治版图问题。

2. 战国前经由政治版图产生的经贸和文化交流问题。

3. 狭义的和田玉是什么时候进入三秦之地及至中原的?

注:广义“和田玉”,指“凡带有透闪石成份的软玉”,不具有特殊地理(即产地)意义。由中国玉石协会什么的在前几年给定的概念或者说鉴定标准。也就是说,不管是新疆的、青海的、昆仑的、阿富汗的、俄罗斯的、朝鲜的……只要符合“带有透闪石成份(部份为阳起石)的软玉”这一条件,都叫“和田玉”。这真是王八蛋的概念。

狭义“和田玉”,指传统认知上仅限于出产于中国新疆和田 区域的软玉,具有特殊地理(即产地)意义。

(待续)

                                            2022.9.27

附图:

红山文化时期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文化期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一是斋主”:

 

诗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评估师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艺术品一级鉴定师

孙瀛洲古陶瓷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网高级鉴定评估师

 

 


                                欢迎关注“一是斋”微信公众号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