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一)

标签:
文化收藏 |
分类: 文萃 |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一)
在时间界限上,“古代”一词相对模糊,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都属于古代;搞历史的朋友就“古代”这一概念,分成“远古(出自《孔子家语·五帝德》,同太古
、旷古、
拾,拾遗,意思是捡拾被他人遗漏的。其中既有别人没看见的、无意中漏掉的,也有别人不要的、不屑要的,或者是把好的、珍贵的当成不好的、没有意义或不具有期望值而进行处理的。
本文中的“古玉”,仅指中国宋代及以前遗存下来的玉器。
关于古玉的料、工、型、纹饰、用途、时期及所代表相应时期的特殊意义等等,体制内外已有不少前辈先学、专家藏友、雅士俗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和面红耳赤的争论,书籍、网络都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这里不作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赘述,仅就寒斋近二十年来“拾遗”的部份玉件作粗略的展介,严肃点说是期待交流,没那么严肃点,就权当茶余饭后的聊资谈趣。
初步准备用15至20期简单梳理一下手上比较有意思的部份古代藏玉,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从商代以前的文化期逐一向下,约止于唐、宋。其中小部份根据用途归类(如日晷、带钩等)。
鉴于本人属于非专业玩家,文中展介的古玉件或多有赝误,朋友们大可一笑而过,不必咬牙切齿认真追究。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