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很多人都喜欢和亲朋好友围坐一团,吃个火锅,暖身又暖心。而吃火锅时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鱼丸、牛丸和鸡肉丸等各种肉丸了,它们颜色多样,口味丰富,价格又往往比较“实惠”。尤其冬天,无论是各大超市,还是菜市场和街头摊贩,肉丸的销量都大增。
我们选择食物除了要考虑美味外,还应该看它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仅从后两个角度看,市场上大部分肉丸都是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
一、市售肉丸大多不含或很少含肉
提起肉丸,大家除了会想到它的美味,或许还会这样想——肉丸,顾名思义主要原料应该是肉,营养价值应该不错的。如果你这样想就太天真了。实际上,市场上买的很多肉丸多数含肉都很少,更有些不良商家连“意思一下”都不愿意,干脆不加肉。
不加肉如何做出甚至超越“纯正肉丸”的口感呢,这些在我们眼中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在商家那里并不难。
如果想让丸子更有弹性,就放淀粉、食用胶。淀粉经加热糊化,淀粉颗粒吸收,膨胀而富有弹性。而常用的食用胶,如卡拉胶(海藻提取物)和明胶(胶原蛋白水解产物),更能明显的提供“肉感”,包括增加弹性和粘滞度。
如果想让丸子颜色更逼真,也很简单,想要得到鱼肉的净白,就加漂白剂,想要虾蟹和瘦肉类的“肉色”,就加辣椒红或红曲红素。
如果想让丸子带有肉味,可以加入各种香精,加猪肉香精就有猪肉味,加鱼肉香精就有鱼肉味,加牛肉香精就有了牛肉味……,总之,基本的原料不用变,只要加入不同的香精调味,就能做出各种口味的丸子,把“以不变应万变”的功力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肉丸即使不加肉,就用淀粉和各种添加剂,也可做出弹性十足(淀粉和食用胶)、肉色逼真(色素)、鲜香味美(香精)的丸子,这些不含肉或含肉极少的“肉丸”口感好,价格又“实惠”,很受消费者欢迎。加上成本比较低廉,利润高,卖的好,厂家也更愿意生产。于是,市售肉丸大多不含肉或很少含肉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里还需要注意,食品添加剂并没很多人想的那么可怕。相反,它甚至被称为“食品加工业的灵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种类和数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是安全无毒的,还可以很好的改善食品风味和口感,防止腐败变质,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口感并提高销量,滥用食品添加剂,即超过规定种类和数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物,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这样的食品安全性也就不能保证了。
那么,含肉极少的肉丸符合国家标准吗?肉丸还能吃么?下回接着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