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治便秘的“三多一规律”

(2013-04-14 08:08:13)
标签:

健康

    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迷恋过的饮食误区》中,我谈到了蜂蜜只对一部分果糖不耐受的人有轻泻效果,用这种通便方式,摄入了很多的热量(摄入太少没作用),影响了肠道菌群健康,才有可能会产生轻泻的(前提是你属于果糖不耐受人群)的效果,显然并不那么健康。很多网友看到后有了疑问,到底如何缓解便秘?

    谈如何缓解便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关于便秘的几个常识吧。首先,便秘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换言之,多种疾病都可以导致便秘。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须经数小时后排出体外。如果排便时间间隔过长,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粪团内的水分就会被过分吸收,以致粪便干燥坚硬,粪团体积也变小,难以顺利排出,这一症状称为便秘。正常的排便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健康人多为每天1~2次或1~2天排一次,且粪便多为软便且成形,少数成年人可每天3次或每3天排一次,但大便成形,不干燥坚硬,排便时不费力,也属于正常状态。因此,便秘主要应该根据排便困难和症状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认为,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防治便秘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必要时还要服用药物来治疗。下面我来谈谈如何从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来防治便秘。我把基本的防治方法总结为“三多一规律”

三多是指多膳食纤维、多喝水、多运动,一规律是指排便要规律。

一、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在小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就进入大肠开始扮演“清道夫”角色,一路上把坏死的细胞、过多的肠道菌群和毒素“打包”进粪便,并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1克膳食纤维约可增加20克粪便体积),且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粪便变软而更易排出。此外,可溶性膳食纤维还可以通过被肠道益生菌分解利用,来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机械性的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粗杂粮、豆类、薯类、菌菇海藻和坚果中。通常来说,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膳食纤维,且营养价值比较高,热量又比较低,适量多摄入一些,不仅能预防和缓解便秘,对整个身体健康也都有好处。

如何合理摄取膳食纤维?

1、主食(谷类、薯类和杂豆):粗细搭配,粗粮最好能占到主食的一半,甚至更多,你不要觉得一半太多了,其实这一半的概念就是《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0》中提供给普通人的要求,该指南建议普通人粮食中的一半以上应该是粗的。

2、蔬菜、水果: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要吃蔬菜300~500克,出现便秘后,至少就要每天吃500克以上了,水果指南推荐200~400克,便秘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要注意,水果打浆去渣的话,缓解便秘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3、每天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大豆(黄豆、黑豆和青豆)及其制品的摄入,大豆不仅富含膳食纤维,而且所含低聚糖(棉籽糖和水苏糖)专一为益生菌供能,对改善肠道菌群健康大有好处。建议每天吃大约40g的大豆或制品,以提供的蛋白质计,相当于200g豆腐、80g豆腐干、30g腐竹、700g豆腐脑、800g豆浆。

4、每天最好能有一餐含菌菇类食物,如香菇和木耳;海藻类由于一般含碘和钠相对较高,每周吃两三次即可,以防碘和钠过量,坚果虽富含膳食纤维,但毕竟热量较高,也要控制量,用手抓的话每天不要超过一把。

二、多喝水

    在大便中潜伏的“残渣”膳食纤维,要想发挥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的作用,就必须大量吸收水分。所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缓解便秘的关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注意这基本是最低要求,不包括从食物摄取的水分,只是单独饮水的量。如果你吃饭不爱喝汤、天比较热或者运动出汗比较多,就需要单独喝更多的水(大量出汗,很多无机盐随汗液流失,还要同时补充无机盐)。出现便秘症状,至少每天要喝到2000毫升以上。

    喝水也有讲究的,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再喝,等到口渴的时候,往往是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口渴是渴觉中枢发出的求救信号。另外,要注意喝好晨起空腹一杯水(200~400毫升),由于夜间长时间不补充水,加之显性或非显性排汗及尿液形成等生理性失水,晨起机体相对缺水,这时喝一杯水,对于缓解便秘和降低血液粘稠度都是有好处的。如有便秘,这杯水最好喝凉白开,当然,如果喝了不舒服,就换杯温水吧。

 

三、   多运动

    健康的排便依赖于肠道的正常蠕动,肠道的蠕动受自主神经调控,自主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紧张焦虑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身心放松的时候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肠道蠕动,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刺激肠道蠕动。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和仰卧起坐)本身可以使膈肌、腹肌和肠道肌肉得到锻炼,有利于肠道蠕动。而且还可以放松身心,使副交感神经兴奋,间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四、规律排便

    排便反应受自主神经调控,自主神经有一定的自律性,排便也是这样。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到了一定时间就会有便意,从而有效地防止便秘。一般来讲,晨起和三餐后排便较为畅快,我的个人经验是,早餐后半小时最畅快,当然具体也因人而异,但摸好自己的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定时解便的习惯养成需要坚持训练,不是三天两天可成的事。

    另外,通过喝益生菌酸奶(益生菌需达到10的8次方数量级)或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健康,;大便时一心一意,不看报纸玩手机;排便时尽量放松;少吃零食、油炸食品和刺激性食物;不要大量喝咖啡和茶;避免滥用抗生素;适当服用维生素B1改善肠道蠕动,均对便秘防治有益。偶发的、短期的,几天就缓解的便秘,基本是无害的,不必过度担心。但长期的便秘则要重视,因为我们说了便秘只是一种症状,它的病因是多样的,以胃肠道疾病最为常见,需到医院查明病因,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注:文章为原创,非商业用网络转载请加以注明,并附上本博客链接。媒体刊载或商业应用请与本人微博http://weibo.com/u/2391292985?wvr=5&c=spr_web_sq_kings_weibo_t001 私信联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