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跑新城区

(2023-11-09 19:14:25)

先生从一个城市的行政区(WC区)内的一家宾馆叫出租车送人去机场,出租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市区高架路上飞跑。

这个城市有13个行政城区,是一个特大城市。其中,有7个老城区,5个新城区WC区是5个新城区之一。

全国的出租车司机都一样,都能侃。司机侃到,真要感谢原来的市长,不怕被指责“满城挖”,修建了这么多城市高架路。要不是那几年“满城挖”修建了这么多高架路,尽是红绿灯,小车也只能像蜗牛一样爬。

先生见司机侃,随口问:师傅您喜欢在老城区跑车,还是喜欢在新城区跑车?

司机很实际,随口答:都可以。哪里拉客跑车,都一样,都是为了挣钱吃饭,都是为了方便乘客。不歇着就行。

司机说话不停,接着话茬:不过,还是喜欢在像WC这样的新城区跑。

先生问:为什么?

司机答:老城区,尽是过去集贸市场那样的老商业街道,尽洋房,尽小巷子,又挤又窄。还有改革开放之前修建的一些宿舍楼和路,也是又挤又窄,还杂乱的没个谱。出租车拉来拉去、弯来弯去,只弯个起步价。WC区尽是新建的购物中心、机关学校、写字楼和住宅小区,道路又宽又笔直,好跑,跑的路程又远,在新城区跑一趟顶在老城区跑几趟。哪个不喜欢跑的又远又快?

先生点头:那,倒是!

开出租车的师傅,轻车熟路,不导航也不误行车。师傅话匣子打开了,越侃越来劲。

师傅说:世界变化真快,尤其是出门出行的道路变化更快。师傅无意中好像说起了城乡道路发展史。

书上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原始社会,社会人群还没有分化,个个都是一样的原始人,没有当官的,也没有贫富差别,所有的原始人都凭脚步出行。脚步出行,要逢山开路,要遇水搭桥,要翻山越岭,要劈荆斩棘,于是,就有了原始的路。管它是山路、水路、大路、小路、平路、坑洼不平的路,反正都是路。当然,这是最原始的路,只是供人步行的路。

后来社会人群分化了,人群中,就有当官的了,有富豪了,出门方式也不一样了。不是当官的,不是富们,正式出行,还是靠两只脚行走。而官们、富们,为舒服,为享受,为显示地位、财富和气派,官们、富们的正式出行,是不步行的,是专门用坐轿子和骑马代步出行的。于是出行工具也分化了,穷老百姓还是以脚步出行,官们、富们就用轿子和骑马出行。

不管什么代步,都要解决动力和座椅问题。轿子的动力和骑马的动力,轿子和骑马的座位,也视官们、富们的地位高低和财富多少而不同。轿子有两台小轿、四抬大轿或8台大轿的,骑马有骑驽马的,也有骑宝马的。

轿子和马匹作为出行工具,各有优点优势。

后来,官们和富们,就把轿子和马的优点优势集中起来,形成了马车。马车是官们富们出行工具的重大变革。马车的坐驾坐骑,更视地位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少,悬殊有别。

马车,除了兼有轿子和马的优势以外,更有车的好处。

马车是一种更舒适更享受更便捷更威风更气派的一种出行工具。马车不仅有马的威风快捷,还有轿子具有的华丽舒适,更有轮子助行的更快更便捷。这样,马车不仅使出行不用抬脚了,而且出行途中还可坐、可躺、可睡、可搂、可抱、可调情、可作爱、可交流了。这样的出行,岂不更舒适更享受更气派更威风!不知道比单纯的坐轿子和骑马出行,要更舒适更享受更威风更气派多少倍!

马车也是分等级的。除了有驽马和宝马拉的马车分野之外,马车又有单匹马拉的车和多匹马拉的车。最高档的是几匹马拉的车,没有考证。大概,四匹马拉的马车是比较高档的。成语“驷马难追”,大概指的就是四匹马拉的马车“驷马难追”。

出行工具有了马车以后,就需要有专供马车出行的路,被人称为马路。马路之名,大概就是这样来的。没有马路,有马车,也是白搭。没有马路,马车成了废物,成了垃圾!

后来,马路的功能细化,马路又分为胡同、里分、街巷等不同马路名称了。

如,北方的胡同、南方的里分,是住宅区内不能穿行的断头路死马路(注:后来的很多胡同和里分是可以穿行的)。在步行人眼里,北方的胡同、南方的里分,也是马路。北方的胡同、南方的里分,虽然当年住的净是官们富们,他们也只能被视作畜类“马”,走“马路”了。

如,巷,是指那些只有宅院、没有商肆,不做买卖的窄小穿行马路,街,则是指那些除有宅院外还有商肆、可做买卖的比较宽大的穿行马路。路,则是不做经营买卖的只供马车通行的宽大马路,……。道,大道,如我们这里的欢乐大道、高新大道。更是不做经营买卖的只供大车小车快速通行的宽大马路。可惜,只有马车还没有机动车的时候,城乡的路还很少有叫“道”或“大道”的。“大道”的名称,基本上只是有了机动车以后的产物。

总之,马路就是供马车出行的专行之路。

出租车师傅笑曰:如今,马车早就绝迹了(农村个别地方可能还有马车),城乡连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也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小汽车已经普及了!城乡有几家人没有小汽车的?有的人家还有好几辆小汽车呢!

既然马车都绝迹了,自行车也几乎没有了,摩托车、电动车呈威风的日子也快要消亡了,摩托车、电动车也快绝迹了,小汽车更是要越来车红、原来越盛行了,马路的名称早就不用了。难道,城乡的道路,还可以不更快一点更新,不更快一点高速化?难道,城乡的道路,还要叫“马路”不成!

所以,城市要像“满城挖”那样,赶快多修高架桥高架路高速路了。

总之,现在,大小汽车城乡出行的方便之路,包括机动车出行的方便之路,就不能叫马路了,应该叫路,叫道了,应该叫快速路、叫高架路了。

……

先生只听出租车师傅侃,只点头称“是”,只笑出租车师傅真能侃。先生也不知道出租车已经开到什么地方了。

先生心想,出租车师父懂的真多,难怪出租车师父喜欢跑像WC区这样的新城区了。

                         2023118日星期三  17: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这就是孝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