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感

(2019-04-10 11:29:06)

   《英语新课标》指出,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这时候培养他们读写能力成了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教师进行英语语篇的讲解,都是逐词、逐句翻译,学生在课上死记答案,或者死记单词意思。时间长了,学生自身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而且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厌倦,学习效率非常低下。面对这种教学困惑,改变教学方法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我看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范冰老师写的一篇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时,我感觉大受启发,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如何通过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篇论文里面有一个案例研究是六年级第三单元Interesting Holidays的教学为例,该单元的文章篇幅较长,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单元中每篇文章基本都是围绕节日的时间、特殊意义、食品、象征物、活动等几方面展开的。那么,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围绕节日的时间、特殊意义、食品、象征物、活动等几方面提炼出文章的主体脉络。

本课以Halloween这一节日的讲解为例,第一步教师先是利用PPT课件呈现万圣节的相关的图片,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第二步,教师进行问题导入:When is Halloween?Why is Halloween special? What kind of holiday is Halloween? What is the symbol of Halloween?同时,教师板书问题的关键词,Halloween、When、Why、special、symbol 等,这些构成了本课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和第一层分支。第三步,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从课文中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相关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逐步丰富思维导图的分支。第四步,学生再通过PPT动画直观感知万圣节后,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回答问题:What do people do on Halloween?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完成思维导图中关于万圣节活动的细节分支。本节课教师还利用实物和PPT动画使学生了解了jack-o-lantern的制作方法,教师通过思维导图使阅读降低了难度。

思维导图把描述性文字通过层次清晰的线条和色彩使阅读课变得不再枯燥,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通过这节课的案例研讨,我决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思维导图运用于本班英语阅读教学,提高本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