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98、诸葛亮的三大失误(最关键的问题、一)

(2023-05-25 16:11:54)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故事
 品读三国的人一定有这样的一种感慨:
 其一、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
 其二、政事无巨细咸于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政事不分大小,什么事情都必亲自过问、要亲自处理,后人多用以称颂诸葛亮的兢兢业业的勤于政务的精神)

 如何的解释这一问题,应该从蜀国的立国用人上谈论这一问题。
 我以我的观点来抒发的我的观点,在此之前,先来谈一些看似题外的话题。


 唯忠易佞,唯才易奸。

 如果仅以忠诚来作为衡量标准评判人,那你的身边一定有投其所好,假装忠诚的人。
 如果仅以才能来作为衡量标准评判人,那你的身边一定是鱼龙混杂。有德而安之,可一旦德行不够,必乱之。

 唐玄宗有一次指着安禄山肥胖的大肚子开玩笑的说:“你这里装的都是什么啊?”安禄山回答说:
“我这里装的都是对陛下的忠心啊!”
——安禄山的阿弥奉承,不仅肉麻而且并不高明,可他却获得了唐玄宗的欢心。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很有才能,但他收养门客的要求是: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可,因而鱼龙混杂,不乏有鸡鸣狗盗之辈。
 孟尝君死后,齐、魏联手剿灭了他的封邑,这是他祸留子孙的恶果。
 ——司马迁在写《史记》里说,我经过薛地(孟尝君的封邑)的时候,那里民间的风气多有凶暴的子弟,询问原因,原来都是孟尝君当年把这些人招引进来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