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轴上各个台阶的同轴度,尺寸长度,外圆精度要求,都必须要“一刀下”。
这几乎就是车工车削的统一法则,扫尾只是处理不太重要的地方。
细长轴上最常见的精度要求是轴承档台阶。
轴承档台阶是用来装载轴承的。轴承是属于滚动摩擦,用来减小磨擦系数,因而在机器上会广泛的使用,以达到传递动力的时候减小磨擦。
我们做车工的在工厂中不直接参与机器的组装。
但每一台机器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配件都要从我们车床上经过。其他工种的人虽也配合加工,但车工的工作量,是各个工种中负担最重的。
可以这样说,假如一个机械工厂连车床都停了下来,那么这个工厂也就彻底停产了,所有的工人也都没事可做了。
我以前想有个暇时去看看机器的组装,想学点其它的什么?可就是时间上没有。我整天都被困在车床上,一刻不得清闲,即使是别人都可以喝茶休息的时候,我却仍一刻不得清闲。
加班是车工常见的事,可以这样说,在机械工厂中没有任何一个工种会比做车工的忙。
轴承档的台阶精度虽高,一般在负0.01-0.02毫米之间,但长度有限,车床上加工总是短的容易长的难。
外圆容易内孔难,所以在细长轴上加工属于外圆内型的轴承档并不难,只要小心细心一些就行了。
但我们要小心细长轴上的某个台阶部分,较长部分。
比如装载齿轮法兰盘部分(精度约负0.1毫米),看起来精度不大,但由于长度长还是增加了加工的难度。
在车床上精车某个较长台阶的时候,要事先测量好车床的主轴中心和尾座的套筒中心是否处于同一个中心,还要考虑车床导轨磨损的情况。
我以前在车削细长轴时,有一次差点车废,原因是我车削时没有将粗车、半精车、精车一步步的进行。
我几乎是由粗车直接进入了精车,所以0.1毫米的精度容易让人大意,反而是0.01毫米的精度不容易出错。
还好的是,我把细长轴掉头转向,把原计划的这一头改为那一头,重新加工,但颇为勉强,如再过一点,那根料就彻底废了,我为此惊出了一身冷汗。
是什么原因造成开头尺寸正好,后面变小的“倒退拔”现象呢?
我之前已经车削了两根,不存在车床主轴和尾座套筒中心没有调节好的原因。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在粗车时切削力过大而我又直接进入了精车,车床的中拖板小拖板的间隙可能一下子没有适应过来,好像是由大振动到小振动车床没适应过来。
切削力大,会影响加工尺寸的精度,也许是我当时那精车一刀,切削深度大了一点的原因。
所以,还是需要走稳扎稳打的路,多走一刀虽浪费了一点时间,却不会出错。
试精车,反复试精车,车工的最后一刀只有在完全有把握后,方可开启。
做车工的人做得久了,甚至在精车时看铁屑的多少就可知道这一刀子下去精度是多少。
在精车时,仔细看、仔细观察,车工必须全神贯注,只有具有耐心而又精明的人才能适合做一个好车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