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领导走红地毯”折射的惯性思维 /心态阳光006


标签:
让领导走红地毯排场思维维上思维政绩欲膨胀权力失控表现 |
分类: 时评杂谈 |
心态阳光006
报载,近日郑州市举行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蓄水仪式,只为迎接省领导短暂的视察,把大片大片的红地毯铺到人工湖中间,引发网民的围观,纷纷留言谴责市政府为了面子工程而浪费纳税人的钱。对此,郑州市政府没有推责辩护,而是痛快认错,公开发表致歉声明,因而也赢得了网民的肯定。
当今中国,各种仪式大操大办已非偶然现象,郑州市此次蓄水仪式“让领导走红地毯”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而已。可是,其折射出来的却是所有地方共有的惯性思维。
一曰排场思维。现在做事,似乎首先不是为了把事情做成,而是为了让上级领导知晓,所以许多干部的脑子里存在着一种讲究排场的思维方式,动不动喜欢小题大作,小戏大做,事情“八字尚无一撇”,就大肆宣传,首先把动静闹大。一点芝麻大的好事,就想惊动上级领导,希望领导亲临,媒体热捧,产生什么轰动效应。一件正正经经的好事,如郑州市龙湖调蓄工程蓄水,当然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每搞活动,就追求形式豪华,气势浩大,场面壮观,口号响亮,于是难免铺张浪费,挥霍民脂民膏,引来老百姓的不满与反感。
二曰惟上思维。什么事情,都是领导至上。一个仪式,一场会议,会务人员一大群,准备工作忙忙碌碌,而最主要的精力往往不是投放在会议活动的本身,而是投在上级领导的联系与接待上,盘算着怎样让领导满意,住、吃、玩、游,迎、陪、护、送,哪一点都要考虑得无微不至,生怕有任何差池,给领导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因此让领导满意乃成了会务准备的头等大事。这种情形、这种处事方式,不在少数之列。
三曰攀比思维。每做一事,总爱盲目攀比,且已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嗜好。纵向比,横向比。挖空心思比排场,比体面,比规模,比热闹,比规格,比口号响亮,比请到的上级领导级别高。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生怕有什么地方不如人,领导脸上无光彩。于是不管意义大小,成本几何,往往用力过分,操办过度。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思维惯性?在集权体制下,政绩欲的膨胀、权力的失控是关键因素。如今之社会,政绩就是当官的资本,凭着政绩可以换来荣耀,可以获得升迁,而政绩欲的膨胀带来的必定是行政的浮躁。搞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玩假大空,就是行政浮躁的表现形式。一些领导干部凭着手中的权力,上项目可以不经论证,造政绩可以不计成本,可以不顾由此而产生什么后果,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忌惮百姓的感受。泡沫工程、烂尾工程、劣质工程……往往就是被这样创造出来的。
要改变“让领导走红地毯”所折射出来的思维惯性,并非易事,除非改变目前的政绩考核和干部任用制度,除非建立起有效的对于权力的民众监督机制,除非“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些警句不再只是漂亮的言说,而更有实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