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之后话“热炒” /心态阳光006

(2012-06-08 09:48:56)
标签:

高考后

季节性热炒

折腾

虚荣心膨胀

堆造政绩

师生厄运

杂谈

分类: 时评杂谈

http://s3/middle/8e56f284nc1f24f5c9012&690/心态阳光006" TITLE="高考之后话“热炒” /心态阳光006" />

 高考之后话“热炒”

——以敏锐的眼光看穿问题的本质

心态阳光006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幕了。接续而来的肯定又是一阵子季节性的热闹,什么高考状元名落谁家,上重点线人数何处最多,占全省(或全市)比例有多少,然后就是清华、北大录取谁最多,一类高校录取率谁最高……如此等等,既满足了一些人虚荣心的季节性膨胀,又给一些官员提供了一个显示“政绩”的机会。而每当此时,记者们也都要为此季节性地嗡嗡乱穿一通,新闻媒体也都要没头没脑地炒作一通,日报晚报也都要雪片似的乱飞一通。更热闹一些的,还要大街小巷,大横幅小标语乱贴一通,有自吹的,有顾人吹的,你说你第一,我说我第一,一个劲儿地都往利己的方面吹,弄得老百姓眼花缭乱,分不清究竟谁是真第一。

然而,最终结果总不免“几家欢喜几家愁”,得意者喜气洋洋,失利的便灰头土脸,关起们来忙于反思,忙于追责。可是,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结论几乎都一样,即还要进一步抓紧抓实,加大力度,继续榨干学生的脑油。所不同的,就是得胜者的表述语言是“还要再接再厉,巩固成果,深挖潜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期更上一层楼”;失利者的表述语言就是“要吸取教训,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罢了。

操盘这一场季节性闹剧的背后,是两双无形的大手:一双是教育体制内部的利益驱动,另一双是地方政府机构的越权干预。

教育体制内部,在“升学率”与“教育质量”两个概念长期纠缠不清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高中学校都把升学率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当作是学校的生存立命之本。别看每所学校的工作总结和经验材料都写得那么头头是道,也别听校长们在公众场合的表述语言都是那么冠冕堂皇,私底下却都在心照不宣暗暗角力。争名夺利,美其名曰“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一直都是各地学校争锋的焦点所在,对外不惜一切地争地盘,抢生源,甚至于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跨地区 “垄断”优质生源;对内则不惜榨干学生的脑油,掠夺性地开采学生的智力资源。力图以高升学率来博取社会的青睐,从而成为获取新的优质生源的资本。故此,升学率竞争,实质上就是学校之间的名利之争,而每年一度高考之后的片刻,正是学校教育主导者们“虚荣心”、“名利欲”极度膨胀,轰然释放的时刻。

与教育内部的名利角逐相比,更可怕的还是地方政府机构的越权干预。在许多地方,升学率一直就是考量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一年一年的下达升学指标,而且要求升学指标必须像实现GDP增长目标那样的逐年提高,这已是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实施干预的基本通则。而升学率高低一经与政府官员的实绩挂上了钩,可以作为政府官员加官进爵的资本,一些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就会变成迫使教育就范于升学率竞争怪圈的魔咒。长期以来,素质教育一直得不到落实,升学率竞争愈演愈烈,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一“魔咒”带来的祸水。而每年六月,是问“收获”的季节,那些等着要拿高考成绩当做政绩的官员们,怎能按捺得住那期待已久的迫切心情?有了政绩,不放大、炫耀一番,怎能显示得出自己的重要?

然而,对于那些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来说,对于那些成天被埋在作业堆里的学生来说,这不是喜庆,而是厄运;对于教育事业来说,这更是一场折腾。什么叫“折腾”?这就叫折腾。折腾的结果就是新一轮更为激烈的高考升学率竞争与角逐浪潮的掀起,使新一届高中毕业班学生与教师身上又增添了一层无形的压力。目下如此激烈的高考升学率竞争态势,如此沉重的学生课业负担,便是长期以来在一波又一波的高考冲击波以后、在这样无数次循环往复的“季节性折腾”中形成的。

这些年来,一些省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省份,高考成绩被不断地炒高。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未必就是教育质量高的体现。不妨跑进任何一所高中乃至初中学校,去看看炒高分数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眼下还有多少学校校园里午后课间还是热热闹闹的?还能见到多少学生还是生动活泼、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教室里还有多少学生是不戴眼镜的?体育课上有多少学生2000还能够合格跑到底的?

社会需要淡定,教育更需要淡定,如果哪一天关于高考的结果不再有人狂热地炒作,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的教育也许就真正地走向了成熟。惟愿今年关于高考结果的季节性热炒会降一些温!

                                2012.6.8于皖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