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2025-04-23 17:09:02)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东大鼓

李寿祥

分类: 京东大鼓

原创 李寿祥 曲苑和风 2025年03月22日

  2006年,宝坻区申报的评剧、京东大鼓艺术,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们宝坻人民的骄傲。

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有资料证实,京东大鼓发源于北京以东、唐山以西这块土地上。具体的讲,它以宝坻为根,繁衍、发展在宝坻、香河、三河、蓟州、平谷一带,后来逐渐扩大到华北、东北、内蒙东部。

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京东大鼓在定名之前,统称“说书的”。说书这种曲艺形式起源甚早,据说东周时期,周庄王姬佗(公元前696年,距今已有2700余年)为教化臣民,令手下四相,梅子青、青云风、胡鹏飞、赵恒利领鼓出四门,以击鼓做节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化臣民崇德向善。仅三年时间,收下数千劝善士,从此始分四门。

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近年考古出土发现了汉代“抱鼓说书俑”,到宋代有“说三分”,明末清初有苏昆生、柳敬亭“说水浒”。由此可见,“说书”艺术,是历代艺人们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经过多年的流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曲艺形式。

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说书俑

  据老艺人的口耳相传,京东大鼓艺术由梅、青两门所传。梅门所传的为大口京东大鼓,青门所传的为小口京东大鼓。远祖梅子青、青云峰,近祖李文通。并且各门都有各自的传承谱序。梅门谱序:继、承、龙、元、玉、棠、文、书、华、其,永、宝、京、旺、胜,厚、仁、万、向、知;青门谱序:青、文、奎、连、永,宝、景、怀、玉、成 

通过传承谱序推断,京东大鼓艺术形成的初始阶段,是在明末清初。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就有一段关于说书的描述:一时歇了戏,便有婆子带了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儿进来,放了两张杌子在那一边,贾母命他们坐了,将弦子琵琶递过去。贾母便问李薛二人:听什么书他二人都回说:不拘什么都好。贾母便问:近来可又添些什么新书两个女先儿回说: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先儿道:“叫做《凤求鸾》。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于清康熙末年(17151765),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若没有说书这一行当,曹雪芹也不会把这个题材写入书中。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红楼梦》剧照元宵节听书看戏

 清朝乾隆年间是京东大鼓成熟阶段。早期的京东大鼓,都是用木板或击鼓打出节奏说唱。明末清初有了大三弦,融入后,京东大鼓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善。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刘少斌自弹自唱

京东大鼓的曲调是由民间地头调、靠山调发展来的。有人称它是草根艺术,到外乡撂地演出,赚回的不是钱,而是小米、花生、栗子、白薯等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因此,也有人称京东大鼓为乞丐艺术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晚晴时期艺人撂地说书场景

京东大鼓早期只说不唱,后来边说边唱、演唱者自抱三弦,自弹自唱。后又逐渐演变成两人搭档,或师徒,或师兄弟,一个司弦,一个左手板,右手鼓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了乐队,京东大鼓又有了新的发展。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鱼龙百戏》节目中为京东大鼓伴奏的场景

史料记载,清乾隆十四年 (1749),梅、青两大门在北京金钟寺集会,在一起切磋技艺。当时,青门使用三弦伴奏,梅门使用板、鼓伴奏。这次艺术交流后,青门借鉴了梅门的鼓、板;梅门借鉴了青门的大三弦。可以说,这次技艺切磋,成为了京东大鼓艺术成熟、完善的新起点。

当时活跃在曲坛上有五奎五龙。青门五奎:曹占奎、张柏奎、李振奎、崔登奎、邓殿奎;梅门五龙:王龙生、张龙海、刘龙德、蔡龙兴、唐龙祥。据传五龙中有人绝板,是由邓殿奎弟子中过继的。因此,梅、青两门来往过密,有梅、青不分之说。浅谈京东大鼓的起源与发展

董湘昆先生师训

京东大鼓艺术从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是我们世代先辈们付出无数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作为京东大鼓发源地的宝坻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坚守初心,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更优秀的京东大鼓文艺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