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寻山之江苏徐州云龙山

2023-09-23 19:46:33
标签: 旅行 江苏 徐州

寻山之江苏徐州云龙山

     云天收夏热,木叶动秋色,不知不觉已到立秋的节气。虽然立秋不代表秋天已到,暑气未退,但早晚已经明显有丝丝凉意了。

      立秋的前几天,七月底的时候,我刚好旅行到了江苏徐州。据闻徐州有一山有一湖,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乃云龙山和云龙湖。便心里痒痒,心想总得抽个时间,去看看这座云龙山和这片湖。

     云龙山位于徐州城南, 海拔不高,才一百多米。百度得知,云龙山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而春夏常有云雾缭绕山顶,又如龙起舞,故名云龙山。云龙山对于徐州人,就像泰山对于山东人,黄山对于安徽人,虽然云龙山远没有泰山、黄山的名气大,但是对于生活在徐州的徐州人,云龙山就是最高的山,不论从风景还是人文来说,每一个徐州人都有逃不过的云龙山情结。而我从福建旅行而来,有缘云龙山,哪能不去看看的道理?

     七八月,是一年最美的时节,叶尚绿,黄未添。正是这样的季节,我的到来,便与云龙山相见,有了实地登山望湖的好时光。

 

    这一天,在旅行中在陌生的城市,我起个大早,目的就是来一个沉浸式的云龙山旅游。

    我来到徐州市博物馆对面的正门。正门是一个三间四柱七楼檐式屋顶的山门牌坊,门上方正中是金色“云龙山”三个大字,山门整体古朴大气。我从这里进得山门,山道右侧一块巨石,上面刻有红色、楷体“云龙山”三个繁体大字,据说这是明万历年间徐州兵备右参政莫与齐所书,字体刚劲有力。左边,则是利挤亭,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下。我没有过多停留,顺石阶而上,一路苍松翠柏蓊郁蔽日,走上十几分钟,透过绿树间看到一座小石桥、一个小凉亭。顺着主山道旁边来到小凉亭,亭曰“喜雨亭”。

    稍作休息,继续顺石阶而上。由于历经时代的沧桑,脚下的石阶已经磨得很光滑,抬眼望,四周郁郁葱葱,尽是深深浅浅的绿。路中遇半月形院门,门额上书“张山人故址”。走进院门,但见门内是一小四方庭院,院内绿树成荫,左有廊亭,右有谊亭。

     走进院内,这里是一个平台,平台四周种植翠竹、桂花、松柏等,我在院内周环游廊,十分优雅。基中云龙山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名闻遐迩的放鹤亭便在这个平台左侧。这个放鹤亭,虽说亭但它并非一亭,而是一处飞檐丹楹,宏敞明亮的房屋,门前所挂“放鹤亭”匾额,使用的是苏轼笔迹,虬劲有力的大字富有历史感。走进亭内,窗明几净,清爽雅静。为什么说这个放鹤亭名闻遐迩?“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是因为苏轼用他如椽之笔描绘了动人的放鹤图卷,这篇文章据说被收入《古文观止》,从此使放鹤亭与云龙山闻名于世。

     我继续在院内游览,放鹤亭的对面是大士岩寺的后门,因要单独收费,我便没有进去。而放鹤亭西侧是饮鹤泉,因仙鹤在此饮水而得名,泉亭相依已逾千载。如今泉井用石柱四周围栏,栏杆上系满红色的绸带,人们在这里祈福求愿。南侧立有石碑,上冠“古迹”二字。中间书有“饮鹤泉”三个尺幅大字。“饮鹤泉”对面内御碑亭,站在御碑亭旁,放眼四望,可见云龙湖和徐州城,半城风光尽收眼底。

    从放鹤亭往东路中间一凸起的小山石中,看到一小亭高耸其上,小巧玲珑,檐角欲飞,原来这就是招鹤亭。招鹤亭后是兴化禅寺,为佛教禅宗寺院,也是要单独收费,我也只在门口拍个照并未进入。据说兴化禅寺内供奉的阿弥陀佛大石佛,石佛依山石而凿,高约三丈六尺,始凿北魏政平年间,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这里逗留了一会儿,我按照游览指示箭头     向在大士岩寺与兴化禅寺间,先是顺着石阶往下走前往观景台。经过怡然亭,走过一片松树林。清风徐来,蝉声阵阵,颇有几分爬野山的乐趣。再向山行,穿梭于松树林,爬一段山路,终于到了观景台。一个两层的亭子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从下看上去气势雄伟。亭子周围有两层大平台,登台凭栏远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美景一览无余。

     站在观景台上观风景,眺望远方,云龙山下云龙湖,云龙湖边徐州城。云龙湖一湖碧水被三面群山包围,湖中路、音乐厅、海底世界就像湖面上的点缀;北面高楼林立,徐州第一高楼苏宁大厦、正在建设的德基大厦尽收眼底。往南望,徐州泰山山势起伏,东面和平大桥凌空展翅。这里观山望湖,湖波浩渺,山色叠翠,天高地阔、云低气清,好一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望远,欣赏了云龙湖和徐州城的美景,心满意足,向西而行,沿着游览指示,寻觅其他景点。在密林中,走过半山亭戏台,来到东坡石床。东坡石床,就是徐州太守苏轼所卧之石床,见峭壁下一座天然巨石,刻有“石床”二字。上面刻有苏轼《登云龙山》诗:“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清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从这里往下,便来到苏轼诗中提到的黄茅岗。而黄茅岗,其实是个乱石纵横、茅草丛生的野岗,却因有了东坡醉卧石床的胜迹而出了名。

     从主路到小路,走过依山而建白望湖亭,走过风景独的可廊,遇见一座黑瓦白墙,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饰以深红色琉璃檐瓦。中轴线两侧还建有三官庙、四贤祠等辅房,结构为砖木的建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云龙书院,它充分保持清代建筑风貌,使云龙书院既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

    继续游览,向北门而行,沿途很多亭台楼阁供人歇脚,一路树木葱茏,阴凉惬意。在云龙山脚下发现有一小池塘,旁有一行大字“曲港跳鱼”,这里有山之美,水之韵,原来山水相依,景色宜人就是这样的,不仅山石嶙峋,而且林壑幽美。

      我继续拾级而下,最终跨求小石板桥,又回到云龙山北门,走下了云龙山。

    虽说这是一次我一人沉浸式游览云龙山,但到今天写下此行日志,对云龙山的游览印象依然是囫囵吞枣,模模糊糊。不过不遗憾,总算游览过云龙山,也期待下次再来徐州,再登云龙山。

2023/8/14厦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