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主动性的含义与目标

(2018-10-30 20:23:53)

现代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培养人的应该是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从小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意识、主动精神,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是小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含义。

主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是内在动力的外在表现。主动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配合下探索的活动。所谓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主体的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觉自愿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以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前提条件,是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素质教育本质的要求。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我们要营造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境。主动性作为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作为特定的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无法从A 传到B

二、学习主动性的目标。

培养学习主动性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

1、适应性。要使学生学会适应,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

2、选择性。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权利,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偏科倾向作科学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3、竞争性。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鼓励他们互相竟争。

4、合作性。主动合作、乐于助人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要创造环境,使儿童和青少年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5、参与性。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学校内一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