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读解1.8章句“君子不重则不威...”

(2015-09-23 08:29:15)
标签:

文化

《论语》读解1.8章句“君子不重则不威...

 

一、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学则不固(2)。主忠信(3)。无(4)友不如己(5)者。过(6)则勿惮(7)改。”

二、注:

 1)重:庄重、厚重、稳重 、持重。

(2)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3)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4)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5)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不跟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把“如”解释为“类似”。                

(6)过:过错、过失。 

(7)惮:音dàn,害怕、畏惧、畏难、怕麻烦。 

三、古今各家解

(1)《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章勉人为君子也。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者,其说有二:孔安国曰:固,蔽也。言君子当须敦重。若不敦重,则无威严。又当学先王之道,以致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一曰:“固,谓坚固。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明须敦重也。

主忠信”者,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

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不得不要)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

过则勿惮改”者,勿,无也;惮犹难也。畏难,怕麻烦。言人谁无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苟有过,无得难於改也。

(2)李炳南《论语讲要》:扬子《法言,修身篇》,谓人须取四重。即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此处好字即是嗜好。嗜好高雅者,如琴棋书画等,则有可观。学者言行貌好皆须学其庄重。

 3)李泽厚《论语今读》1、《集释》陆陇其《松阳讲义》:学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陈天祥《四书辨疑》东坡云: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已者亦不与吾友矣。2“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交结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

四、译文

李泽厚译孔子说:“君子不严肃、自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应该以忠诚信实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怕去改正。”

五、核心思想

(1)学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

(2)本章句的重点:无友不如己者。是说,自己周围的人,没有不如自己的,别学了点东西,就看不上人家。就觉得超过了人家,其实那,朋友啊,别人啊,同学啊,没有不跟咱的,不如咱的。都比咱强,不比咱差。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心态,不要瞧不起他人,要持重,要戒骄戒躁戒浮戒轻的心态。学了要自己用的,不是跟人家比高低的。对人,要以忠信为主。“不如”一词,在山东土话,有“跟不上人家”之意。不如人家,就是比不上人家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