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2022-04-28 10:59:33)《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很小,但感觉在这本书中充满了能量。
“情调”一词,感觉更重要的放在了这个“情”字上。当看到小丹尼的心理诊疗过程时,便能很深刻地感受到一个“情”字带来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孩子的感受,一味的追求那些定性的理论或方法,可能永远都达不到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再比如小乔伊的故事,小乔伊有很多的问题想要和他的祖父母沟通,但是他的祖父母却对他的问题充耳不闻,导致小乔伊变得出奇的安静。如果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能更多的把“情”放进去,或许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会有更有的惊喜。
很多时候,孩子就成了我们的老师。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应该不难,至少不会弄得鸡飞狗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便能不断地反思自己,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别人注意。当看到这一章节时,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家里的小宝。前段时间,奶奶在教小宝拍皮球,小宝人小但拍起球来还是有模有样的。她拍球的样子有些搞笑,虽然拍不了几个,但我们还是给予了她很大的鼓励。或许是觉得自己学会了一门新技能,她常常会拿着球跑到我跟前对我说:“妈妈,看妹妹拍皮球!”一旦我眼神离开了她,她又会说:“看妹妹拍皮球那。”只要看着她拍,她就会特别开心。小宝的事情也让我慢慢发现,孩子是需要被人注意的。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该提及什么,该回避什么,该注意什么,都是应该重视起来的。
孩子天生似乎对每个事物感到好奇。家里的大宝就特别喜欢问“什么”,只不过他的很多问题还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上,然而,我想这就是他这个年龄应该会问的问题。当我不耐烦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心情会显得有些低沉;而当我跟他饶有兴趣地讲起来时,他便有了更多好奇地可能。现在的他,看到圆圆的饼干会说:“这个像月亮”,看到弯弯的枕头时会说:“这是彩虹”,他还会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数字……或许,他现在的认识都还停留在“这是什么”上,但就如书中说到,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成年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地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要善于抓住问题并且能用浅显的方式去深化它。
书中还讲到了很多教育中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孩子可以教会我们心怀希望和保持开放,让我们感受教育的情调……我们的教育从来都不完美,但我想,只要更用“心”教育,教育便会更有“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