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八爷的面容》发《荷风》2023年春夏卷,存谢!

标签:
文学小小说 |
分类: 发表作品 |


八爷的面容(字数1640)
文/冷江
太奶奶走的时候,有一件事始终让她不能释怀。
那时,整个石门山几十号人围在她老人家身边,空气中飘着苹果树的甜香味,四爷踩着满地哭泣声,上前,用手轻轻替太奶奶合上双眼。对着一屋子老小,四爷大声吼道:你们一个个都替我好生记着,太奶奶的遗愿,不敢违呀!
自从1945年八爷去世,太奶奶在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焦虑的种子。这zhong子,随着时光流逝,不但没有干枯,反而日益茁壮,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太奶奶的遗愿就像太阳下大树的影子罩在每个石门山人的心头。
四爷几乎用了他此后整个的余生,试图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四爷变成了四太爷,还是没有半点线索。四爷像太奶奶一样,也带着万般的不甘离开了这个让他们无比牵挂的人间。临走前,四爷的嘱咐像一道锋利的光芒刺进每个人的心里。
奶奶虽然已经早在二十年前就下山嫁人了,虽然在四爷的葬礼上,她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可是zuihou能咬着牙来继承四爷遗愿的,恰恰却是这个已经嫁出门多年的倔强的女人。
或许在那一刻,奶奶已经将整个家族的重任扛到了自己的肩上。为了完成这个遗愿,奶奶,一个从前的小脚女人,几乎走遍了稠岭山区所有的山岭和每一个村庄。后来有人回忆这段往事,几乎毫无例外,都会提起,当年奶奶那渴望中带着焦灼、平静中透着执念的目光。
每到一个村庄,头件事就是逢人便打听,有没有抗战老兵。只要听说有老兵,奶奶两眼放光,兴奋之情寓于言表。可是在听了奶奶的故事后,几乎每一个老兵都无奈地摇摇头。他们看到眼前这个被岁月风干的女人,眼里那团火似乎在一点点熄灭。多么不忍心,多想说出那个答案,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可是他们不能。
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奶奶渐渐也老了,再也走不动了,她不止一次忧心忡忡地对父亲、母亲,还有我们这些孙儿孙女们说:太奶奶的遗愿,不敢违呀,你们都得记得真真的!
父亲母亲像哄孩子一样点着头说: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们都记着呢——
奶奶躺在开满小紫花的葡萄藤架下的一张藤椅上,喃喃自语:八爷一定还在,一定还在!
那时幼小的我,嬉笑着告诉母亲:奶奶又说胡话了。
母亲瞪了我一眼:可不敢瞎说。
我即便挨了母亲的责骂,可是心里还是不服:八太爷都多老了,怎么还在呢?
不论如何,父亲从此便接过了奶奶的使命。父亲比奶奶走得更远,从稠岭山区到皖南丘陵和沿江平原,几乎有村庄的地方都留下了父亲的脚印。可是始终石沉大海,没有任何结果,哪怕一丝丝与八爷有关的信息。父亲几乎因此而不敢回家,他怕看见奶奶那失望的眼神。
就在奶奶眼看着又要带着整个家族的不甘而辞世时,村长急冲冲跑来,满脸喜色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县gongan局打来电话,说,在县档案馆里终于找到了有关八爷当年的材料。
这天天还没亮,奶奶就早早起床,让孙女们帮助洗了脸,梳了头,末了又用手指沾了清水,将额前的刘海抹到紧贴着头皮。临出门前,奶奶还坚持要照了照镜子,直到她确认自己还是当年那个香伢子。
据后来目击者说,在档案馆,奶奶看见了八爷的照片,立马泣不成声。怕奶奶泪水洇湿了照片,工作人员让父亲扶着奶奶坐到一张椅子上。
经历了五代人,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万万想不到此刻一梦成真。奶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太奶奶到四爷,从四爷到奶奶、父亲还有这些孙儿孙女们,罩在整个家族人心里的那片阴影终于透出了光亮!
是八爷真人,真人!可怎么跑到这儿来呢?奶奶一万个不明白。
工作人员告诉奶奶:朱鹤鸣同志当年为了掩护新四军免遭日军杀害,英勇牺牲的事迹让我们大家都深受教育,这些材料都是当年部队移交给我们地方的。
奶奶坚持要带走照片,说是带八爷回家。工作人员免费给做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影印件,小心翼翼塑封好,毕恭毕敬地递给奶奶。
一路上,奶奶的眼睛几乎没有离开过照片。
也就在拿到八爷照片的第二天,奶奶终于走完了她九十六岁的人生旅程。她的走,没有遗憾。
就像太奶奶当年说的,八爷是有功的,咱可不能忘了他的面容!
八爷的照片静静地摆放在老屋正堂的长条供桌上,旁边陪伴他的是太奶奶、四爷还有奶奶的照片,都是一样的沉沉的黑色镜框,镜框里都有一张微笑的脸,活生生的,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原载《荷风》2023年春夏卷,欢迎公开发行的正规纸刊转载,欢迎荐稿)
〖通联〗QQ:1521802212;邮箱:daijiang7620@aliyun.com;微信:daijiang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