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若水
清若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820
  • 关注人气: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随拍(3-2)

(2025-07-28 10:39:59)
标签:

旅游

四川成都

都江堰

宝瓶口

离堆

分类: 徜徉岸边神来神往

都江堰游览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继续看宝瓶口

都江堰随拍(3-2)

宝瓶口的深度与宽度,自动控制着进入水量的多少。当洪水发生时,江水流到比内江狭窄很多的宝瓶口,受阻无法全部通过,使水位上升,宝瓶口控制着增进水量,只是适当分洪,不会造成灌区洪涝灾害,而其余江水则漫过飞沙堰和离堆排洪渠,重新流入岷江。由于宝瓶口适当分洪,重新流入岷江的水量得到减少,难以泛滥。从而既解决了成都平原干旱缺水问题,又防止了成都平原洪涝的发生彻底解决了岷江水患问题

都江堰随拍(3-2)

借用几张网络照片,俯瞰一下宝瓶口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成都平原系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降3~11‰,玉垒山秦汉以前“湔山”位于岷江冲积扇顶部是开引水口的好地方,引进的岷江水可以顺应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通过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在成都平原上形成自流灌溉的渠系,所以李冰选择在此开凿引水

但是,玉垒山岩体坚硬开凿困难极大。当时还没有火药爆破技术是以烧石开山的办法来解决的。李冰父子召集民众大量砍柴,烧烤拟开凿引水口的山崖岩体山石烧热后立即泼水冷却火烧水激,山石爆裂,再行人工开凿清理。如此不断操作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开凿宝瓶口引水口工程。有人形容都江堰是古人用冷水出来的,说明那时就巧妙地运用了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充分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智慧

宝瓶口是都江堰内江灌区的总进水口和控制进水量的咽喉。古人在宝瓶口左岸石壁上刻“水则”二十四划,每划间隔一市尺,用以观测水位涨落;在右岸离堆上建伏龙观,祀奉李冰。由于宝瓶口过水断面狭窄,具有天然节制闸的作用,限洪引水,自动控制,防止洪水和大量泥沙对灌区带来不利影响,是灌区防洪安全保障。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引进宝瓶口的岷江水流进蒲阳河总干渠,流经南桥,到达仰天窝廊桥时,被仰天窝鱼嘴一分为二蒲阳河分出了走马河。

都江堰随拍(3-2)

        仰天窝廊桥亦为仰天窝水闸,是都江堰渠系上的第一座分水调节闸,亦称天府源廊桥和天府源水闸。仰天窝鱼嘴(天府源鱼嘴)上方桥亭匾额三字为“天府源”(系郭沫若手书)。

        刚分成两条干渠的水约二三百米,又二分四蒲阳河在蒲柏闸分出柏条河走马河在走江闸分出江安河。由此,形成四条干渠向成都平原发散。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四条干渠加上外江引水干渠,成都平原不断发散蔓延拓展,形成了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放射状庞大灌溉系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已发展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3个流域,引蓄结合、配套完善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体系。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发布《都江堰灌区工程手册(2024)》称:当前都江堰灌区干、支、斗、农四级渠系已达46640km,灌溉面积已达1154.8万亩,覆盖成都、德阳、绵阳、乐山、资阳、遂宁、眉山、内江8市41个县(市、区),涉及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大部分区域和川南经济区的部分区域。从灌溉面积和经济总量两个维度看,都江堰灌区仍是全国第一大灌区。

        飞沙堰人字堤上有1994年立的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

都江堰随拍(3-2)

都江堰随拍(3-2)

刚才前面提到的外江引水干渠,本博在《都江堰随拍(1)》中展示鱼嘴和外江闸照片时忘记提及,现补充一下:

都江堰随拍(3-2)

上图蓝框内即外江引水干渠沙黑河总闸进水口及其小鱼嘴前端  

外江灌区地处成都平原西部,主要干渠有沙黑河、沙沟河、黑石河、西河和三合堰干渠等。外江引水渠总进水口即沙黑河总闸,现位于都江堰渠首外江闸西侧,与外江闸联成整体1974年建都江堰渠首外江闸时将沙黑河引水口小鱼嘴用混凝土浆砌卵石埂延长188米至外江闸。

都江堰随拍(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