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句话: 女人做了母亲之后,泪点会降低. 不知别人如何感觉, 我自己认为还是蛮准确的, 本来就十分感性的我很验证这句话.
无论看电视剧,还是读小说, 经常会被感动的一踏糊涂,尤其是这种亲情的情节. 没想到读绘本此场景也常会上演.难怪阅读推广人说, 绘本适合0-99岁, 同一本绘本,无论是3岁的儿子还是30多岁的自己, 都能沉浸其中, 吸收着属于各自年龄阅历的内容.
宫西达也的这套"恐龙书", 不仅溪溪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 连我也爱得很, 经常读到自己眼睛湿润, 声音哽咽. 今晚溪溪翻出的这本《永远永远爱你》, 更是强烈刺激着我的泪腺, 尽管对于其中的许多情感,以及良太心中的感受, 他还触摸不到, 也理解不了, 但不妨碍享受这本书.
故事是十足从书名页开始的,不仅图画是, 文字也是. 看到这图画时,溪溪没有想到套书里其它的几本书,而跟我说;'这树林跟小蛇的树林是一样的",当时我都没反应过来, 后来才考虑到应该是说的《好饿的小蛇》那本.
"心地善良的慈母龙妈妈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个小小的蛋并把他带回了家. 她温柔地抚摸着捡来的蛋, 就像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 "早早地,健康地,快点出生吧.每天小心地拥在怀里" 从细小的动作到简单的话语,真得把慈母龙妈妈的善良很传神的刻画出来, 让我不禁想到, 每个妈妈盼望自己孩子出生时应该也是这样的动作和言语.
从蛋里出生的霸王龙,最终还是在某一天的晚上,慈母龙妈妈抱着出生的霸王龙宝宝来到原先捡到蛋的树林,把它放在地上, 转身离开,心里一阵阵地疼.
问: 你知道为什么慈母龙妈妈心里会一阵阵地疼吗?
答: 把小宝宝放在这里,万一坏人来了怎么办呢.
这回答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这样问并没想到溪溪能回答. 我想这个答案也就是他这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 至于慈母龙妈妈的不舍, 他无法感觉到. 我想这本书只所以特别触动我, 也是因为自己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上.
慈母龙妈妈最终还是被霸王龙宝宝的哭声所牵动, 母性的善良, 让她又把霸王龙宝宝带回家, 并把自己希望原本凶狠的霸王龙能心地善良的愿望付于名字之上---良太.
图画也传神的刻画出了, 慈母龙妈妈对待霸王龙宝宝跟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 :吃,睡,以及相处. 都是小心呵护.
长大后的良太, 也有慈母龙的善良和味道, 以至于一只霸王龙扑向良太时, 很失望地说:"咦,怎么跟我一样,是霸王龙呢,我明明闻到好吃的慈母龙的味道呀....."
有一搭无一搭地问:" 奇怪了,为什么霸王龙身上会有慈母龙的味道呢?"
溪溪安静了几秒钟答:" 因为良太是跟慈母龙生活在一起" , 靠谱.
"这两只霸王龙哪一个看起来更像坏蛋? 本想说凶狠一词, 万一不明白,我不白问了, 就用了'坏蛋"代替了. 不确切但好理解.溪溪指向扑出来的霸王龙.
'哪里像坏蛋了? " 溪溪指向张开嘴.
"是尖尖的牙齿吗?""是,还有锋利的爪子, 疙疙瘩瘩皮肤" 这明显是记住了的特征. 再继续引
"两只霸王龙还有哪里不一样,更像坏蛋?" 看了半天, 终于发现眼睛是不一样的. 这读图还是有点费劲.
接下来的讲读,我没有再问了, 因为我知道, 关于良太与霸王龙相遇后,两者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并不是溪溪所能体会的了, 没有问题问时,他反而很安静地坐在我怀里听故事, 每次画面上看到霸王龙流泪时, 都不忘记提醒我: 霸王龙哭 了, 他虽然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但对于他们的伤心流泪却是非常关注. 文字所传达的, 也许还不能理解, 但是画面却能让让孩子提取其中的部分信息.
没有他的互动, 我按给自己的方式读下去, 一读再读都会被感动的满眼泪水, 父子相遇后, 彼此心中的纠结, 尤其是良太, 当他哭着跑向慈母龙妈妈时, 眼睛再一次告诉了我们, 他已经明白自己真正身份, 可还是无法接受, 也从侧面描绘出慈母龙妈妈的母爱之深, 这份纠结真的成人才能明白. 绘本真得是适合0-99岁的人.
当良太咬向霸王龙时; 当霸王龙让良太咬, 一动不动时;当慈母龙妈妈看着那么一大堆红果子时, 每次读到这些,都控不住泪水, 声音哽咽的读不下去, 以至溪溪都听出异样, 不住地回头看我.
越读越发现, 这绘本后面的内容还有好多好多, 需要同孩子一同去感受, 突然有点明白那句话: 要把书读厚.
所谓的情商教育, 品德教育, 这绘本里都有,看似简单不使劲琢磨却难以悟出,能悟出的功力可得好好练习,这应该也是绘本的魅力之一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