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时才发现,两岁五个月,潜意识中一直认为是25个月,其实已是29个月,这个数字不免让我心头一惊,一直还以为是小娃娃呢,其实离满三周岁入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突然感觉心跳“突突突”地加速,有种说不清的感觉袭上心头。
看似不紧不慢的成长,却因时间太快,而变得脚步匆匆,我也有N多不成为理由的理由让这记录跟不上节奏,两岁四个月已经成为过去,两岁五个月也已接近尾声,没有任何可弥补的措施,唯有两个月一起记录。

先说说发展较快的语言
溪溪一直是属于语言发展较快的那伙的,再加之每天的亲子阅读,无形中更增加其语言的多样性,出奇不意性,时不时冒出的话语,都让我感觉这是什么时候听到的,这又是什么时候自己给综合了就成了自己特有。
冬天,家里谈论天气的时候多了些,便有了其经典的台词“今天好冷啊,零下10度”
每天洗澡时,“太阳能里的水,洗澡,洗脸,热乎乎地,好舒服啊”
上周在乡下老家住了几天,周末晚上睡觉时“今天晚上睡觉,妈妈搂着呢,我好想你”
抱着我时“抱抱,什么味道,亲亲的味道”
只要闻到空气中有不好闻的气味“化工厂的味道,不好闻”
路过工厂时“工厂没有机器,怎么干活呢”
看来这操心的事情还真是不少
。。。。。。。
诸如此类的语言,让人防不胜防,让我始终好奇这小脑袋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手的精细动作大进一步
灵活运用小剪刀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成长和的一个重要标志,两手的协调能力大进一步的综合表现。目前仅限于剪直线,下一步练习的重要点要向剪图形转移,这个难度要相对较大些,进步应该不会太快,我个人的感觉。
动用筷子的频率在增加,时不时自己去练习下,拿筷子的动作还算标准,有时还真能夹得起来。这个还有待长时间的练习才成。

第一次北京行
上上周末的北京行,可算溪溪有印象以来的第一次出远门旅行,虽然是短短的两天,也让我见识小娃娃身体里蕴藏的大能量。两天时间的出游,全程很少有让我抱,除了坐地铁外,全程都是自己走路。
在偌大的天安门广场里,跑,跳,直至走回去,接近四个小时里一直在不停地走路,尽管没有午睡,但都没有让我抱过,除了玩兴高以外,更让我看到不能小视的体力。

读书按步就班的进行
已经习惯了每天的读书活动,每晚两个时间段,饭后睡前。
读书中的互动在增加,尽管思维天马行空地多,但对于我的提问,开始有意识的回答,并且开始让我看到了其思维的痕迹。
待改进之处就是书桌前的共读不能坚持太久,经常注意力动不动就被那些心爱的各种车们吸引走了。专注力提高还有很长的路。
5。观旗后遗症在延延续
北京天安门广场观降旗仪式后,心中的偶像又增加解放军叔叔,尤其是敬礼,走正步的姿势算是印在了儿子脑子里,经常在家里预演,右手贴太阳穴敬礼,左手放胸口,踢着小正步一遍遍的练习,只可惜动作不到位,样子有点搞笑,常被戏称为“头疼加胃疼”的敬礼。
只所以左手一直放胸口,是因为离仪仗队有点远,看不太清,儿子只看到摆臂白手套在胸口处,所以就有了刚才那“胃疼”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