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我一岁8个月零7天育儿 |
分类: 图文并记话成长 |
经常听到带孩子的老人这样说:"这孩子太自私了,自己的玩具都不让小朋友玩".每次听到此,我都替这个孩子感到委屈,不就是不给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嘛,怎么就给扣上"自私"这么一顶大帽子呢?
昨晚晚饭前,带小毛头在楼下花园的沙坑里玩沙子,铲子,耙子,还有小桶,我们带了一应俱全的东西,省得去跟别的小朋友争抢,当时还有三四个小朋友也在玩沙子,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带孩子的清一色是父母,小毛头目前也处于这种状态,不愿别的小朋友动自己的东西,只要有人来玩,他即使不玩,也要拿过来,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递到我手里.他想去玩别人的东西,另一个小朋友也不给,两人开始夺,我赶紧上前制止.
这时就听到这个小朋友的爸爸说:"现在的孩子都太自私了,什么都是我的,不知是不是孩子太少,家里太娇惯的原因",听此话,我真是有点诧异,老人不太明白孩子心理,生理成长阶段,也就罢了,怎么父母也不了解呢,这仅仅是两岁左右的孩子必经一个阶段而已,是他试着区别你的,我的,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真跟"自私"没关系.这"自私"与"自我"虽仅有一字之差,意义却截然不同.

孩子的这种表现只不过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和心理的需要所做出一种反应,想看住自己的东西,想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已.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过程,孩子是通过对某种东西的占有,来感觉"我"的存在.这是成长的一种标志;应该满足这种心理需求,而不是谴责孩子,更不要强制干预,顺其自然为好.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对小毛头比较奏效的方法,那就是"交换".
每每遇到此类情况,一个不给,一个非想要时,为避免哭闹,如果不是分散注意力,那就用"交换".
比如,我会说"你想要玩球,可以用你的铲子去跟小朋友交换呀",起初可能不同意,但如果真是想玩的,通常能奏效;而碰到小毛头不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时,也用同样的方法,"你瞧,小朋友的皮球真大啊,你要不要玩玩?"等走过去拿球时,顺势说:"你拿球,把铲子给小朋友用用",一般都能顺利解决.
切记:不可以强制,如果交换不成,也无所谓,各玩各的就是了.等过了这段时间,等他们需要与外界交流,需要朋友一起玩时,这种情况自然就会改观.

作为养育人的我们,切不可动不动就说孩子自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归属感的形成,重要到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心灵最纯净的生灵,还不曾被世俗所污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这种纯洁,而不是过早在他们的思想中埋下世俗的种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