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敏感期扔东西育儿 |
分类: 图文并记话成长 |
说起这扔东西,着实让我上火.
小毛头扔东西,已经持续三四个月了,目前为止,"扔"的势头仍未减少分毫,而且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见什么扔什么,无论是桌子上的杯子,还是沙发的靠垫,就连鞋柜里的鞋子也一个个全扔出来,以至于我的手机也成了这拔扔东西中的牺牲品.
只要看到,保准拿起来就扔,这将次是站在床上,毫不客气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嗖"一下就给扔床下了,还目不转睛着看着它在地上翻一个,屏裂了,我惊呼,小毛头乐,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让人又恨又恼直至抓狂.
我知道这应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空间敏感期"中的一种表现,孩子是通过这种扔的方式来建构,来了解物与物也是分离的道理,也从书中了解到,要给孩子绝对的爱和自由.道理都明白,可绝对的自由,总不能对那种"破坏性"的扔,也持以绝对自由地态度吧,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时期,让我困惑了.
这样办!
1.清理茶几,电视柜,把所有怕摔的东西,比如各种水杯,小碗等统统拿起.换之以不怕摔的东西,比如塑料制品,各种玩具,即给了孩子扔东西的自由,也不必担心破坏性.
2.假如防不胜防地拿起不能扔的东西时,不是强行夺走,而是心平气和的换掉,比如手机不小心被拿时,可利用玩具换下来,让它去扔.
3.克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出现破坏的扔,也要心平气和,切勿用夸张声音,动作来制止.因为大人的过激反应,往往会加强孩子的这种行为.他们还分不清对错,反而会认为,这样做可以引起妈妈的注意,以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去,真成了恶性循环.
在成人眼中,孩子的许多坏习惯,往往是被大人无意强化过或者不正当干预过的结果.
以上三点,已在慢慢实行中,我想这也应该是那句"要给孩子有和自由"中的隐含意义.
理解不同,具体实施办法也会不尽相同,但道理是相通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每一个敏感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