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让人抓狂的"扔东西"?

(2013-03-28 22:49:16)
标签:

敏感期

扔东西

育儿

分类: 图文并记话成长
如何看待让人抓狂的"扔东西"?
              2013.03.28 一岁八个月零2

说起这扔东西,着实让我上火.

小毛头扔东西,已经持续三四个月了,目前为止,"扔"的势头仍未减少分毫,而且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见什么扔什么,无论是桌子上的杯子,还是沙发的靠垫,就连鞋柜里的鞋子也一个个全扔出来,以至于我的手机也成了这拔扔东西中的牺牲品.

只要看到,保准拿起来就扔,这将次是站在床上,毫不客气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嗖"一下就给扔床下了,还目不转睛着看着它在地上翻一个,屏裂了,我惊呼,小毛头乐,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让人又恨又恼直至抓狂.

 

昨晚,陪伴了小毛头大半年的保温水壶,又难逃恶运,终于盖子被摔裂,直漏水,貌似不能用了.其实,这个水壶已记不清被摔过多少次,起初是为方便孩子自己喝水,都放在茶几,取用方便,这取用是方便了,可动不动就成了被的对象,以至于昨晚彻底"休息"了
如何看待让人抓狂的"扔东西"?
怎么办?

我知道这应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空间敏感期"中的一种表现,孩子是通过这种扔的方式来建构,来了解物与物也是分离的道理,也从书中了解到,要给孩子绝对的爱和自由.道理都明白,可绝对的自由,总不能对那种"破坏性"的扔,也持以绝对自由地态度吧,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时期,让我困惑了.


这样办!

1.清理茶几,电视柜,把所有怕摔的东西,比如各种水杯,小碗等统统拿起.换之以不怕摔的东西,比如塑料制品,各种玩具,即给了孩子扔东西的自由,也不必担心破坏性.

 

2.假如防不胜防地拿起不能扔的东西时,不是强行夺走,而是心平气和的换掉,比如手机不小心被拿时,可利用玩具换下来,让它去扔.

 

3.克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出现破坏的扔,也要心平气和,切勿用夸张声音,动作来制止.因为大人的过激反应,往往会加强孩子的这种行为.他们还分不清对错,反而会认为,这样做可以引起妈妈的注意,以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去,真成了恶性循环.

在成人眼中,孩子的许多坏习惯,往往是被大人无意强化过或者不正当干预过的结果.

 

以上三点,已在慢慢实行中,我想这也应该是那句"要给孩子有和自由"中的隐含意义.

理解不同,具体实施办法也会不尽相同,但道理是相通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每一个敏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