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想写一本新书
吕材桢
关键词 脂砚斋 新书 畸笏叟 金陵十二钗
姑苏李家
宝钗出螃蟹,湘云设东,请贾母等入园赏桂花。贾母高兴之余,
大不觉回想起自己小时的情景来了:
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
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
我 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
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
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
了。(庚辰本,第三十八回)
凤姐儿趁机拿这个“窝儿”打趣,大家都“笑软了”。在“笑
软了”这句下面,有一则夹批:
看他忽用贾母数语,闲闲又补出此书之前似已有一部《十二
钗》的一般,令人遥忆,不能一见,余则将欲补出枕霞阁中十二
钗来,岂不又添一部新书?
贾母这段回忆,是早本《石头记》的原文。*批者脂砚斋于乾隆
甲戌年“抄阅”、“重评”时,舍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
不用,“仍用《石头记》”。他后来于一七五六年对清的那个本子,
存世的《红楼梦》诸本的底本,用的也是《石头记》这个名字。现在
他作批时仍旧避而不谈“《金陵十二钗》”这个名字,仅含含糊糊地
用“似已有”三个字带出了《十二钗》这一书名,并认为它并不完备,
须要“补出”又“一部新书”来,而且它的角色也已经想好了:姑苏
李府枕霞阁十二钗。——枕霞阁,史家花园中的一处建筑。
这是“一部新书”,那么以前的“一部”,不用说,自然是他的
那本早本《石头记》了。
他写一本新书的念头已由来已久:
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 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
肥
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
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庚辰本,第一回)
这里,脂砚斋在曹雪芹的“总批”中加入了私货。时在1756年
(含)以后,因为他的增文也见于其余诸本。
“
一集”的“集”这个字是刻意为之的,以有别于《石头记》
的"记"。畸笏叟不明就里,他的《凡例》把“集”改为“记”了。
虽然脂砚斋处处避而不谈《金陵十二钗》,可是因为他要写姑苏
《十二钗》,因而他对《金陵十二钗》还是很感兴趣的。他多处作批,
猜测“十二钗”正册、副册的人选。最长的批语是一条夹批,在庚辰
本第十七-十八回的“法名妙玉”之下:
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
添秦可卿有七,熙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
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
钗”是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义。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
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又有又副册三断词
乃晴雯、袭人、香菱三人,余未多及,想为金钏、玉钏、鸳鸯、
苗云。
苗云:疑系“素云”之误。
同回不远处有畸笏叟的一则眉批:
树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回末警幻情榜方知
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树:当作“数“。
脂砚斋"妙卿出现"等批语有误,都是猜测之词,畸笏叟认为,这
是因为他作批时还没见到全书结尾的缘故。
脂砚斋认为,除“金陵十二钗”之外,还有“副十二钗”,如宝
琴、岫烟、李纹、李绮等四人。庚辰本第四十九回的回前批批道:
此回系集大观园十二钗之正文。
按正文,只是提到了“十二个人”(内含刚到的宝琴、岫烟、李
纹、李绮),“大观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与“十二钗”无涉。脂
砚斋再次使用了模糊的语言,把“大观园”与“十二个”剪辑、拼凑
起来,弄出了这么一个回前批,目的无非是提高宝琴、岫烟、李纹、
李绮的身份:把她们从副册上升为正册。
脂砚斋“新书”中,新的“十二钗”与姑苏李府的渊源是不难想
象得到的。
他
的“新书”未见流传。
2022年8月19日
于临时住所
*
拙著《<石头记>钩沉》:《湘云家里的园子》。
本文是拙著《<红楼梦>版本琐议》的第十八篇。)
(欢迎网友们多加批评、指正。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