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脂批中的“‘树倒猢狲散'之语”

(2018-03-01 06:25:45)
标签:

畸笏叟

树倒猢狲散

三十五年

抄家

雍正五年

分类: 红楼梦版本


                       脂批中的“‘树倒猢狲散'之语”
                                                         
                                         吕材桢
                
                   关键词  畸笏叟 三十五年 树倒猢狲散 抄家    
    “树倒猢狲散”这一俗语见于第十三回,出于秦可卿之口。——
秦氏托梦给凤姐儿,说:

    婶婶,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
    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
    旦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
    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甲戌本)

    “树倒猢狲散”这条俗语源自宋人庞元英的《谈薮·曹咏妻》:

    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众,独其妻兄
    厉德斯不以为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
    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猢狲栖息于树上,树倒了则无所可据,只好散去。厉德斯以树比
秦桧,喻曹咏是猴。——秦桧死了,曹咏便被贬到了新州。
    “树倒猢狲散”流传开来,经元、明两朝,成了人人皆知的俗语。
       曹寅忧患意识很重,生前“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
(清 施瑮《隋村先生遗集·病中杂赋》诗末注)
    曹寅所说的“树”,不是朝廷中的显贵,而是皇上:康熙。曹寅
卒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曹颙、曹頫相继接任江宁织造:康熙是
曹家一门的“树”。——也是李煦、孙文成的“树”。
    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是为了表明:曹寅并不是曹颙、曹頫的“树”。
    一七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死。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李煦
被收,职被革,家被抄:上距“树倒”还不到两个月。
    雍正五年二月,李煦因政治原因“议以斩监候,秋后斩决”,后
获“宽免”,发往打牲乌拉,于雍正七年(1729年)死去。
    上面李煦一段,意在说明:“树倒”之后,“猢狲”之“散”有
一过程:至少约有两个月。
    “树倒猢狲散”是曹寅时常“对坐客”说的。除了“坐客”,他
人也有“耳闻”,如第二十二回中,贾母出的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
梢”,庚辰本有一夹批:

    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

    “夹批”是早期的批语:脂砚斋的批语。
    听到“树倒猢狲散”这句话的,还有曹頫,他对秦可卿的“若应
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那句话加了几句眉批:

    “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
      宁不痛杀!

    “眉批”是晚期的批语。
       这个“三十五年”的起点或终点是哪一年呢?
       我们算它的“起点”。它的起点不始于“树倒”的那一年,即康
熙驾崩的1722年,而是1727年,雍正五年:那年曹頫被收,职被革,
家被抄,同李煦一样,**不同的是“猢狲散”上距“树倒”有五年之
多。这里面的原因颇为复杂,简单地说,是因为李煦“大”,曹頫
“小”。
       把1727年作为曹家“猢狲散”的“起点”,即“眉批”“三十五
年”的起点,则批语作于1762年,壬午年。
       是年,畸笏叟(曹頫)作批颇多。
       从“树倒”到“猢狲散”有一过程,这个想法是吴世昌先生首先
提出来的。
                         2018年3月1日      
                                                                                于住所        
     *引自《汉语大词典》。
    **拙文《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                                                     
           
     (引用或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