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回中的丙子本
(2017-12-11 22:36:37)分类: 红楼梦版本 |
加评论:第二部分是笔者收集到的“甲戌本独异……”的文字,并略加
说明。另有《附录》,附有几条次要或疑难异文。
1
彼时雨村即问
原告。
甲
彼时雨村即问
原告之人来审。
己、庚、杨
彼时雨村即 传
原告之人来审。
府、正
彼时雨村即
提原告之人来审。
舒
彼时雨村即问
彼时雨村即
彼时雨村即
*“审”“原告”,不合情理。——
“之人来审”是改文。
“之人来审”是改文。
2
此薛蟠即贾府之老亲,
甲
此薛蟠即贾府之
亲,
己、庚、杨、府、正
此薛蟠即贾府之老亲,
此薛蟠即贾府之
*“老亲”:原文,第二回有例:
诸本删节了“就”字。
己、杨同系。
己、杨同系。
3
新门子所知,
甲
新门子所
出,
己、庚、杨、府、正
新门子所
*甲戌、 己、庚、王府等本全句为:
“由”:从,表来源。——出主意的人是
“门子”,他不仅仅是“知情人”而已。
所以,“知”是甲戌的改文:《丙子本异
文录》不应收录本例。
4
“门子”,他不仅仅是“知情人”而已。
所以,“知”是甲戌的改文:《丙子本异
文录》不应收录本例。
4
这薛公子学 名薛蟠,字表
文龙
甲
这薛公子学 名薛蟠, 表字文
起
己、杨、正
这薛公子学 名薛蟠,字表 文
起
庚、府
这薛公子学 名薛蟠,
这薛公子学 名薛蟠,字表
*“龙”、“蟠”意合:“起”是
改文。
5
见哥哥不能体
贴母怀,
甲
见哥哥不能
依贴母怀,
己、庚、府、正
见哥哥不
贴母怀,
杨
见哥哥不能
见哥哥不
*舒序本座:“见哥哥不能依顺
母怀”。“依”是改文。
6
凡 世
宦名家之女,皆报
名 达部,以备
选择
甲
在世 宦名家之女,皆
亲 名 达部,以备
选择
己
在 仕宦名家之女,皆
亲 名 达部,以备
选
庚
在 仕宦名家之女,皆
亲
达部,以备
选择
杨
仕宦名家之女,皆
亲送名,达部,以备挑选
府
世 宦名家之女,皆 亲
名
达部,以备挑选
正
*本例有“按”语,两行。笔者不录。
又:本例含三个小句,可分别观察:
又:本例含三个小句,可分别观察:
凡 世
宦名家之女,
甲
在世
宦名家之女,
己
在
仕宦名家之女,
庚、杨
仕宦名家之女,
府
世
宦名家之女,
戚、正
己、杨和庚两个系列都有“在”,
己、杨和庚两个系列都有“在”,
但与它们同一大系统的蒙古王府本
一系删去:“在”是“凡”的改文。
皆报
名
达部,
甲
皆 亲 名
达部,
己、庚、舒、正
皆
亲
达部,
杨
皆
亲送名、达部,
府
“报”、“親”,草书,相似:
皆
皆
皆
“报”、“親”,草书,相似:
“親”是改文。
以备
选择,为
甲、己、杨
以备挑选,择为
府、戚、正
以备
选
为
庚、舒
以备挑选,择为
以备
己、杨同甲戌:两大系统同:本例无改文,不
必收录。
己、杨同系。
必收录。
己、杨同系。
7
正择日已
定,
甲
正择日已
定起身,
己
正择日
一定起身,
庚
正择
定起身日期,
杨
择日
一定起身,
府、正
*“起身”是改文。
正择日已
正择日已
正择日
正择
*“起身”是改文。
8
他两 家的房舍极是方便
的,
甲
他两 家的房舍极是
便宜的,
己、庚、杨
他 们家的房舍极是
便宜,
府、正
他两
他
*“便宜”是改文。
9
王夫人忙带了媳妇女儿
人等,接出大厅, 甲
王夫人忙带了
女
媳人等,接出大厅,
己、庚、杨、府、正
王夫人忙带了媳妇女儿
王夫人忙带了
*本例有“校补”一则,指出:“带”,
“己、庚”二本作“代”。
“接出大厅”一句不必收录。
“接出大厅”一句不必收录。
10
遂任
从其愿。
甲
遂 亦从其
意。
己、杨
遂
亦从其愿。
庚、府、正
遂
遂
*“亦”是改文。
己、杨同系。
己、杨同系。
11
看书着
棋
甲
看书
下棋
己、庚、杨、府、正
看书
*“下”是改文。
12
贾珠虽
贾珠虽
*“歹夭”:“然”的草书,左
边似“歹”,右边似“夭”。
“歹”:王、己、庚三系的删
文。
己、杨同系。
边似“歹”,右边似“夭”。
“歹”:王、己、庚三系的删
文。
己、杨同系。
13
今已
五岁,
甲戌
今
方五岁,
王、有、己、杨、舒、庚
*“方”是改文。
今
*“方”是改文。
14
便说“女儿 无才便有德”,
甲戌
便说“女 子无才便有德”,
王、有、己、杨、舒、庚
便说“女儿
便说“女
*“子”是改文。
15
15
记得这前朝
几个贤女
便罢了, 甲戌
记得
前朝这几个贤女
便罢了,
己、杨、舒、庚
记得 前朝这几个贤女事迹便罢了, 王、有
记得
记得
*“这几个”的“这”:位置改了。
16
将我
主人竟
打死了。
甲戌
将我小
主人竟
打死了。
己、杨、舒、庚
将
小
主人
境打死了。
王
将 小人的主人竟
打死了。
有
将我小
将
将
*“小”是增文。
17
再拿不来!
甲戌
再拿不来的!
王、有、己、杨、舒、庚
17
再拿不来!
再拿不来的!
*“的”是增文。
18
只见案边
立着的
甲戌
只见案边 立
的
王、有、杨、舒、庚
只见案 旁立
的
己
只见案边
只见案
*“着”是漏抄之字。
19
雨村心中 甚是
疑怪,
甲戌
雨村心 下甚
为疑怪,
己、杨、舒、庚
雨村心 下甚 为
怪异,
王、有
雨村心
雨村心
*“下”、“为”是改文。
20
方才何故不令发籤之意.
甲戌
方才何故不令发籤之
故。
己、杨、舒、庚
方才何故不令发籤。
王、有
方才何故不令发籤之
方才何故不令发籤。
*“故”是改文:己、杨、舒、
庚二系同,同一系统的王、有
从之,另有删文。
庚二系同,同一系统的王、有
从之,另有删文。
21
难道就没
抄一张
甲戌
难道
没
抄一张本省的
王、有
难道就没
有抄一张本省的
杨
难道就
无有抄一张本省的
己
难道就没
抄一张本省
舒、庚
*“本省的”是增文。
王、有,舒、庚及己、杨三系
界线分明。
难道就没
难道
难道就没
难道就
难道就没
*
王、有,舒、庚及己、杨三系
界线分明。
22
写的 是本府
最有权有势
甲戌
写的 是本
省最有权有势
王、有、己、舒、庚
写 着 本
省最有权有势
杨
写的
写
*“府”:本回上文的“应天府”。
省(第二回的“金陵省”):改文。
省(第二回的“金陵省”):改文。
23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甲戌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王、有、己、舒、庚、杨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诸本改了薛、王两大家族的次序。
24
他意欲 卷 了两家
银子,
甲戌
他意欲 卷
了两家的银子,
庚
他意欲
捲了两家的银子,
王、有、舒
他意欲要
捲了两家的银子,
己、杨
24
他意欲
他意欲
他意欲
他意欲要
*“的”是增文。
己、杨同系。
25
己、杨同系。
25
这薛
这薛
*“这薛公子”是改文。
26
26
也
也
也非并
*“也”是改文。
27
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
甲戌
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
王、有、杨、舒
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 菊?
己
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
菊英了? 庚
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
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 菊?
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
*“这”是增文。
己、庚同系,“菊”是改文。庚、舒
同系(例21、29、30),己、杨另成
系列(例2、6、10、12、21、24):
己卯本、庚辰本应该也有“英莲”或
由“英莲”生发出来的因音变或形误
造成的名字,即己卯本上是不可能出
现跨系列的重要异文的,同理,庚辰
本也不可能出现跨系的重要异文。—
—即使出现变异,也应该是分别出在
各自的系列之中,且不应该相同!
本例的王、有、杨、舒均作“英莲”,
说明王、有、杨、舒所属的三个系列
文字相同,而且与甲戌本相同!
所以,本例中,“英菊”是己、庚二
本的同时的改动,且出于同一人之
手。——“菊英”是庚辰本在其流传
过程中再次出现的变动。
“英菊”的多次出现,己、庚其它的
因跨系而有的相同文字,是我们不得
不推测:有一位改动者,手中同时掌
握着庚辰本和己卯本。
己、庚同系,“菊”是改文。庚、舒
同系(例21、29、30),己、杨另成
系列(例2、6、10、12、21、24):
己卯本、庚辰本应该也有“英莲”或
由“英莲”生发出来的因音变或形误
造成的名字,即己卯本上是不可能出
现跨系列的重要异文的,同理,庚辰
本也不可能出现跨系的重要异文。—
—即使出现变异,也应该是分别出在
各自的系列之中,且不应该相同!
本例的王、有、杨、舒均作“英莲”,
说明王、有、杨、舒所属的三个系列
文字相同,而且与甲戌本相同!
所以,本例中,“英菊”是己、庚二
本的同时的改动,且出于同一人之
手。——“菊英”是庚辰本在其流传
过程中再次出现的变动。
“英菊”的多次出现,己、庚其它的
因跨系而有的相同文字,是我们不得
不推测:有一位改动者,手中同时掌
握着庚辰本和己卯本。
28
老爷当年何等
明决,
甲戌
老爷当年何
其明决,
己、杨、舒、庚
老爷当年何
其明,
王、有
老爷当年何
老爷当年何
*“其”是改文。
29
日后也好 见贾、
王二公的。
甲戌
日后也好去见贾、 王二公的
面。
己
日后也好去见贾、 王二公
之面。
杨
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
府。 庚
日后也好 见贾、 王二公的
面。
王、有
日后也好
见贾府、王
府。 舒
29
日后也好
日后也好去见贾、
日后也好去见贾、
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
日后也好
日后也好
*“去”、“面”是增文:王、己、庚
三系中午,有两个系列有此二字。
王、有,己、杨和舒、庚三系界限分明。
30
薛蟠今已得
无名之症,
甲戌
薛蟠今已得 无名之
病,
己、杨
今已得 无名之
病,
王、有
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
病,
舒、庚
三系中午,有两个系列有此二字。
王、有,己、杨和舒、庚三系界限分明。
30
薛蟠今已得
薛蟠今已得
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
*“病”是改文。
31
见
了这个银子,
甲戌
见有了这个银子,
己、舒、庚
见有了这
银子,
王、有
见有
这个银子,
杨
见
见有了这个银子,
见有了这
见有
*上文曾说:“薛家有的是钱”。——
不存在钱“有”、“没有”的问题:
“有”是改文。
不存在钱“有”、“没有”的问题:
“有”是改文。
32
此
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知,
甲戌
此
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
出, 有、己、杨、庚
此 事皆由葫芦庙内
沙弥新门子所
出, 王
此
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
出, 舒
此一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
出, 杨
此
此
此
此一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
*“出”是改文:门子不仅仅是知情人,他
也是主谋。
也是主谋。
33
三因 亲自入部
销算舊 账 目,
甲戌
三因 亲自入 都销算舊
账,
王、有、戚、舒
三因 亲自入 都销算
旧账,
己、庚
三 为亲自入 都销算
旧
帐,
杨
*“都”:改文,“目”:删文。
三因
三因
三
*“都”:改文,“目”:删文。
34
其实则为逰览上国风景
之意。
甲戌
其实则为逰览上国风
光之意。
王、有、戚、舒、庚
其实则为逰览上国
之意。
己、杨
其实则为逰览上国风
其实则为逰览上国
*“光”是改文。
35
同
了母 妹
等
甲戌
带 了母
妹
己、杨、舒
待了母
妹
庚
带
了母亲妹子
王、有、戚
*“带”是改文:领头的是她母亲。
36
先 着几
人去打扫收拾
才好。 甲戌
先有着几个人去打扫收
什才好。 己
先 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
才好。 舒、庚
先
着
人
去打扫
才好。 杨
先
着
人 去打扫收拾才好。
王、有、戚
先有着几个人去打扫收
先
先
先
*“个”是增文:两个系列均有。
37
37
再慢慢地
着人去收拾,
甲戌
再慢慢 的着人去收
什,
己
再慢慢
的着人去收拾,
王、有、戚、舒、庚
再慢慢 的着人
收拾,
杨
再慢慢
再慢慢
再慢慢
*“的”是改文。——甲戌本用的
“地”,多于它本:
“地”,多于它本:
38
偺
们且忙忙收拾房舍,
甲戌
偺 们且忙忙收拾房
屋,
王、有、戚、己、庚
咱们且忙忙收拾房
屋,
舒、杨
*“屋”是改文。
偺
*“屋”是改文。
39
赶着
打扫了,
甲戌
打扫了,
王、有、戚、舒、庚
叫人打扫
干净,
己、杨
*“赶着”:三个系列的删文。
……………………………………………………………………………
附录:
……………………………………………………………………………
附录:
字。;另有几条,或是甲戌本有误的,或一时难以决定的。现按原文
顺序罗列如下,间或略作说明:
1
下面皆 注
着
甲戌
下面皆
註着
王、有、己、杨、舒
下面 所 註
的皆是自
庚
2
可巧 遇见着
拐子卖丫头,
甲戌
可巧 遇见
这拐子卖丫头,
己、杨、舒、庚
可巧的遇见
这拐子卖丫头,
王、有
下面皆
下面
2
可巧
可巧
可巧的遇见
*“着”,音误。“这”是原文。
——本例无脂砚斋的改文。
——本例无脂砚斋的改文。
3
谁知道又不曾走脱,
甲戌
谁知
又不曾走脱,
王、有、己、杨、舒、庚
谁知
*“知道”,双音节,通顺,
似是改文。
似是改文。
4
却怎的如今才来卖呢?
甲戌
却
如今才来卖呢?
王、有、杨、舒、庚
却
如今才来卖?
己
却
却
*“怎的”:似是原文。
5
他便不
已书字为事,
甲戌
他便不以
书字为事,
王、有、戚、己、杨、舒、庚
他便不以
*甲戌本误。
6
只省 心针黹
家计等事,
甲戌、庚
只 留心针黹
家计等事, 舒
只 留心针
指家计等事,
己、杨
只
留心针黹
王、有、戚
*“省”、“留”,草体,
略相似,易混。
只
只
只
*“省”、“留”,草体,
略相似,易混。
7
合家俱厮
见了
甲戌
合家俱厮 见
过,
王、有、戚、己、舒、庚
合家俱 相见
过,
杨
合家俱厮
合家俱
*“了”似是改文,因上一句
已用了“了”了。
凡族中,
甲戌
凡族中
事,
己、舒、庚、列
凡族中之
事,
杨
凡族中
大小事体,
王、有、戚
已用了“了”了。
凡族中,
凡族中
凡族中之
凡族中
*本句以下,甲戌阙如,无法比较。
前一篇:《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丙子本
后一篇:《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丙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