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之死”与《红楼梦》版本的分类 &n
(2017-11-03 17:47:19)
标签:
秦钟死甲戌本系统1754年本系列 |
分类: 红楼梦版本 |
有别,因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俞平伯、郑庆山二位先生都有研究。
他们的工作成果,网上好查,点击“秦钟之死”,即有,还有其他的
专家、网友的文章,很不少,所以此处就从略,不引出处了。
异文下一行“*”之后的文字,是笔者的一点心得,仅只一孔之见而已,
无丝毫冒犯前辈、时贤之意。
的改文)和笔者的解读:
1
众鬼见都判如此,
甲戌、己、庚、王、戚、有、杨、舒、晋、程
众鬼见判
如此,
列
众鬼见都判如此,
众鬼见判
*程:书目文献出版社
的程甲本。
1754年本同甲戌本(详见
下)。
列本遗漏了“判”字:舒
不从列。
的程甲本。
1754年本同甲戌本(详见
下)。
列本遗漏了“判”字:舒
不从列。
2
也都
忙了手脚,
甲戌、己、庚、王、戚、有、杨、舒、列
也
皆忙了手脚,
晋、程
也都
也
*1754年本同甲戌本(详见
下)。
晋、程同改了一字:它们
同为一系。——从它们题
记的时间来看,程本晚于
晋本;但纵观两本全文,程
本并不出于晋本:两本是
同源的关系。
3
一面 又报
怨道:
甲戌、己、庚、列、晋
一面 又
抱怨道:
王、戚、有、程
一面
又
怨道:
杨
一 回又报
怨道:
舒
下)。
晋、程同改了一字:它们
同为一系。——从它们题
记的时间来看,程本晚于
晋本;但纵观两本全文,程
本并不出于晋本:两本是
同源的关系。
3
一面
一面
一面
一
*1754年本同甲戌本(详见
下)。
报:原文。程本改了晋、程
共同底本的一个字。
以上3例,甲戌、己、庚同,
同是原文。它本皆有改动或
错讹夺漏之处:它们均是后
出之本。
列不从舒。
4
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
甲戌、己、庚、王、戚、有、杨、舒、列
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
火炮,晋、程
下)。
报:原文。程本改了晋、程
共同底本的一个字。
以上3例,甲戌、己、庚同,
同是原文。它本皆有改动或
错讹夺漏之处:它们均是后
出之本。
列不从舒。
4
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
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
*同例2。
5
原来见不得 “宝玉”二字。
甲戌、己、庚、王、戚、有、舒、列、晋、程
原来见不 的“宝玉”二字。 杨
原来见不得
原来见不
*杨本改了一字。请参看例3、
8、10。
8、10。
6
依我们
愚见,
甲戌、己、庚、王、戚、有、杨、晋、程
依我们的
见识,
列
依我 的
见识,
舒
依我们
依我们的
依我
*请参见例3。
“的见识”:舒、列共同的异
文。舒本删去了原文的“们”
字:列不从舒。
“的见识”:舒、列共同的异
文。舒本删去了原文的“们”
字:列不从舒。
7
他是阳间,
甲戌
他是阳,
己、庚、王、戚、有、杨、舒、列、晋、程
他是阳间,
他是阳,
*甲戌本自成一大系统,
它本为另一大系统。——
郑庆山先生的分类,笔者
深感正确。
8
我们是阴间,
甲戌
我们是阴,
己、庚、王、戚、有、舒、列、晋、程
我
是阴,
杨
它本为另一大系统。——
郑庆山先生的分类,笔者
深感正确。
8
我们是阴间,
我们是阴,
我
*同例7。
杨本无“间”,属1754年本
(张爱玲女士首创)系统。
与例7合起来看,“阴间”、
“阳间”与“阴”、“阳”
的含义是大不相同的。——
第7、8例中的甲戌本是原文,
1754年本有误:误删了“间”
字。
杨本无“间”,属1754年本
(张爱玲女士首创)系统。
与例7合起来看,“阴间”、
“阳间”与“阴”、“阳”
的含义是大不相同的。——
第7、8例中的甲戌本是原文,
1754年本有误:误删了“间”
字。
9
怕他 也
无益于我们。
甲戌
怕他 也
无益,
杨、舒、列
怕他
亦无益于我们。
晋、程
怕他们也
无益于我们。
己、庚、王、戚、有
怕他
怕他
怕他
怕他们也
*“他”:宝玉。——“他们”,误。
“亦”:从“也”而改。
从杨、舒、列、晋、程五本的文字可得
1754年本的文字:“怕他也无益于我们”。
——同甲戌本。
杨、舒、列、晋、程等五本不从今本己
卯本,而从甲戌本。
舒、列仍有共同的异文。——参见例6、10 。
“亦”:从“也”而改。
从杨、舒、列、晋、程五本的文字可得
1754年本的文字:“怕他也无益于我们”。
——同甲戌本。
杨、舒、列、晋、程等五本不从今本己
卯本,而从甲戌本。
舒、列仍有共同的异文。——参见例6、10 。
10
此章无非笑趋势之人
舒、列增文
此章无非笑趋势之人
*此句系批语,已混入正文。列本于句子
前、后加了括号,并于“章”字一旁注有
一“注”字。——舒、列同为一系。
“章”:“篇章”的“章”,小于“篇”,
大于“句”,是“段”的意思:“笑趋势
之人”,是这一“段”的事,不指本回
(第十六回)全回。
前、后加了括号,并于“章”字一旁注有
一“注”字。——舒、列同为一系。
“章”:“篇章”的“章”,小于“篇”,
大于“句”,是“段”的意思:“笑趋势
之人”,是这一“段”的事,不指本回
(第十六回)全回。
11
不如拿了秦钟,一走完事。
杨本增文
不如拿了秦钟,一走完事。
*“拿了秦钟,一走完事”与本例上下
文的“阴、阳”二“间”不着边际。
文的“阴、阳”二“间”不着边际。
12
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
甲戌、己、庚、王、戚、有
判
官闻听,连喝不可。
杨
舒、列、晋、程阙如
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
*1754年本同甲戌本。——它表面上
代表不了杨、舒等本,那是因为它们
改动了底本的缘故。参见例7、9。
晋、程删尽了都判的回答及宝玉、秦
钟二人的对话。
杨本的八个字总括了本例及
以下八个小句的内容。
代表不了杨、舒等本,那是因为它们
改动了底本的缘故。参见例7、9。
晋、程删尽了都判的回答及宝玉、秦
钟二人的对话。
杨本的八个字总括了本例及
以下八个小句的内容。
13
天下的官管天下的事。
甲戌
天下 官管天下
事’
庚
天下 官管天下
□,
己
天下
官管天下
民,
王、戚、有
杨、舒、列、晋、程阙如
天下的官管天下的事。
天下
天下
天下
*1754年本无“的”字,庚辰本是其
原文。——庚辰本不出于今本己卯本。
原文。——庚辰本不出于今本己卯本。
14
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
庚增文
□□□□□□□□□□,
己
它本阙如
*己卯本所缺字数与庚辰本同(参见例
13、16、17、18):二本同系、同源。
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
□□□□□□□□□□,
*己卯本所缺字数与庚辰本同(参见例
13、16、17、18):二本同系、同源。
15
阴阳
本
无二理。
甲戌
阴阳
并无二理。
己、庚、王、戚、有
阳
岂能将势压阴府么?
舒
阳人岂能将势压阴府么?
阴阳
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