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影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因素

(2015-06-13 17:08:55)
标签:

课改

课堂教学

杂谈

执行力

技术指导

分类: 教学改革

课改,教师回避不了的话题

在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中有满怀激情的,有漠不关心的,也有坚决反对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你情愿与否,只要你是教师,你大概都无法不涉及课堂教学改革这个话题。

几天前有一个教师投了简历到我在的学校,我在电话里和他沟通,看他材料,基本情况还可以,我问他现在的工作情况,他说现在在一个民办学校的高中任教。我问他离开现在所在学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说,主要是这个学校在搞课改,他觉得不适应。我这个人不会骗人,所以,我实话告诉他,我们学校也在搞课改。我问他还来不来,他说,如果这样就不来了。我说:没关系的,希望你找到适合你的学校,不过,我友情提醒你,时间越往后,适合你在的学校可能就越来越少了,因为课堂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故事是发生在我原来在的学校。学校董事会坚定不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而且态度很明确,不换思想就换人,实在不愿意搞课改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言下之意,不愿搞的你可以走,我们是一定要搞的)。我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负责学校课堂改革的工作。在一次会议上,我传达了董事会的精神。同时我告诉大家,课改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学校之间无非是课改动作快慢的差别,最终都是要改的,历史要发展,这个谁都阻挡不了。我建议还没有转变观念的老师调整一下状态,尽快转变观念,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当然,实在不愿改变的,你也可以选择离开,但是,也许你经多方打听找到了一所没搞课改的学校,经过层层考核的闯关,你如愿以偿被学校录用了,可是等你劳心费力搬着行李去报到后,刚开始上班两个月,那个学校又开始搞课改了,于是你又准备搬着行李跑,实在难得折腾。说到这里,老师们哈哈一笑,也就权当开个玩笑。那个学期期末,还真有一位老师,是高中部某个学科的学科权威,专业水平很高的,因为反感课改,离开我们学校去了广东一所没搞课改的学校。非常好玩的是完全被我说中了,这位老师是暑假去报到的,新学期一开学,那个学校就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更搞笑的是,那个学校的领导听说这位老师是从我们学校去的,又知道我们学校课改搞得好,还希望这位老师在课改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他最终还是没逃脱!

成效明显,困难重重,几家欢喜几家愁

课改推行这么多年来,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成效是明显的,当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从整个国家的层面看,依然在毫不犹豫地往前推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都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是每个教师都看见的形势。

从学校看,全国有一批在课改道路上冲锋在前的学校,这些学校的领导有深深的教育情怀,他们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已经收获了课改带来的成功,成为了全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为课堂教学改革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早期有江苏的洋思中学、河南的永威学校,后来有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清怡中学、兖州一中等,再往后有河南漯河高中、山西太谷二中、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深圳丽湖中学、重庆开县中学、重庆开县实验中学、辽宁省沈阳浑南一中、内蒙古乌丹五中、内蒙古通辽市第十一中、山东省济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大兴区团河小学、贵州省毕节千溪中学、江苏省兴化文正实验学校等等。还有大批的学校在课改的道路上探索着、实践着,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为自己点滴的进步和成就而欣慰,不断地坚持和努力着。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当然,也有一些学校搞了一阵后又回到传统教学去了,还有一些学校一直坚守着传统教学的老套子,拒绝接受新课改的理念和操作方式。

课改究竟要改什么?它的意义何在?影响课改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这些年的见闻和感受,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懂得了意义,你才会有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

课改要改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这一改,影响的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一生的学习意识、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夸大其词,我们如果冷静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在传统教学中,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方式,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十几年固定模式的训练,养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思维上和行动上都习惯于被动,你讲什么我就听什么,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怎么指挥我就怎么做,没有人教就不学,也不会学;没有人安排就不知道做什么;没有人做过的事就不敢想(连去想的意识都没有)。所以,创新思维被压抑。这样的问题,对学生个人一生的发展不利,如果是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都面临这样的共同问题,产生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从学生现在的学习效率来看,各个学段的教材编写其实都是结合这个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年龄特征来编写的,因此,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材上的多数内容多数学生都是可以学会的。学生课前能够学会相当一部分内容,课堂上集中解决自己学习中不会的部分,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自己学会了一些东西,就有成就感,因此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后续学习中就会有更高的热情,投入更多的努力,形成良性循环。在课改后的课堂中,还倡导合作学习和大胆展示。通过自主学习后,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是这里不懂,有的是那里不会。如果在传统教学的课堂,所有问题老师都得讲一遍,某个问题可能50个学生中只有5个学生不会,老师在讲这个问题时,只对这5个学生来说是有效的,对其余45个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

课改后的课堂上,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A不会的B来讲,C不会的A来说,追求的效果是“只要小组内有人会的问题就大家都会”。全组都不会的问题作为小组生成问题提交到班上,然后小组之间交叉解决,全班展评。全班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后,学生通过二次讨论再来解决。这样,课堂上的每个时间段学生都在进行有效学习,没有哪个人的思维处于闲置状态。在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展评的过程中,学生针对学习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思路,说过和讨论过的东西,记忆最深刻,理解也最到位,所以,对于当前提高学习效率是有利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一点,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也是重要的,一个只会单打独斗,不会与人合作的人,很难有大的成就。学生敢于展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让他们变得阳光自信,更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只有想明白了课改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将来发展的意义,我们才能把课改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特别是校长,如果不把这些东西想透想明白,你就无法解答老师们的各种质疑,你也不会有持久的动力支持自己勇敢地把这条意义重大却困难重重的路走下去。如果没有深深的教育情怀,只想平安保住校长的位子,那么盯死了用传统方法整分数是最省事的办法,不用去招惹老师们,因为要老师们丢掉已经用熟了的简单机械的老教法,去学习和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是要反对你的。只有认识到课改有利于学生当下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只有站在这个高度的校长,才会放弃急功近利的简单管理,才会有那份担当和责任,毅然去走课改这条意义重大却困难重重的路。其实,从古至今,没有哪一场后来被历史证明了意义重大的改革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践行者都很艰难,常常要身后才被认可,有更多的则是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无人知晓。所以,让我们向敢于担当、不计得失、勇于改革的校长们致敬!

 影响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真信真做、执行力、观念转变、技术指导

1、真信真做

课改要成功,首先学校主要领导要真正搞明白新的学习方式的本质要素,从内心深处相信,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学习成绩也一定能提高。彻底相信了,才会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做到位,新的学习方式的效果才会体现出来。

很多学校在搞课改的时候,学校领导对课改后的学习方式的本质要素并没有认真领会,所以,对新的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半信半疑,甚至错误地认为,课改后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但是考试成绩没有老师讲的那种方式好。一句话,还是把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对立起来,认为这两个东西不可能同生同长,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搞课改是为了赶时髦,应付上级,抓成绩还是要靠传统教学。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通常是课改只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搞,到了初三和高三,还是恢复传统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搞课改,结果肯定不可能好。因为他们认为新课改的课堂会影响成绩,所以,即使初一、初二、高一、高二,他们也不可能真心去做,有人检查时或者搞教研活动时做个新课改的样子,平常还是老师一讲到底。这样的课堂是几不像,新课改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传统教学也做得不扎实,所以,学生考试成绩就比传统教学时要差。于是,这又好像证明了他们原来的想法是对的,搞课改影响成绩了。其实,他原本就没有真心搞课改,但是成绩下滑的罪过一定是让课改来承担。这种情况在全国进行课改实践的学校中不是少数,他们的课改基本上是半途而废。

只有真信真做,成绩才会出来。

2013年,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与大理宾川四中合作,在宾川办了一个育英学校。第一届初一年级招了两个班,共90名学生。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派到这个学校任教的老师全部经过严格的课改培训,最后招聘的两位教师没赶上集体培训,我在我的办公室培训了两天。开学初,我又下去对宾川四中派过来的几个小科教师进行培训,并要求他们上课时严格按照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的“1263”模式操作。期中考后我又下去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派下去的逯翠珍校长执行力也很强,严格要求老师们不折不扣按课改要求进行教学。首先,我们的课堂让当地同行震撼,他们看到我们的学生会自学,会讨论,能够大胆地展讲,完全出乎他们的想象。不过,在震撼之余,他们还是表示担忧,这样的课堂,学生考试成绩怕难以保证。当初办这个学校的时候,宾川教育局只是希望我们这所学校的成绩能够与他们那里的城关中学接近一点,城关中学在当地的初中学校中是独占鳌头,没有哪个学校能接近他们。我们这两个班招的学生也没有他们初一招的学生好,因为我们才去办学,家长不相信我们。第一学期结束,宾川教育局组织统考,我们育英学校初一年级的总平均分比他们那个城关中学的总平均分高了79分。铁的事实证明,只要真信真做,新课改一定能提高学生成绩。

2014年9月,我随中国教科院韩立福教授一行到重庆南坪中学指导课改。当时已经开学,这个学校连续3天全校学生上自习,老师集中接受我们的培训。做到这一点就不容易,说明学校领导是真信,也想真做,所以他们才舍得这样花时间。学校六个校级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年级,校长负责的是高三年级。学校要求六个年级的课改同时启动(不是像一些学校那样毕业年级不搞)。校长说,这种课改后的新的学习方式,对高三的复习课效果会更突出。为了确保高三效果,我们第一次培训中下到班级的实操培训都放在高三年级。为了让高三年级老师放下包袱彻底进行课改,校长宣布:2014年我们的高考奖金是人均××××元(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这里略去具体数字),2015届如果高考成绩提高了,按原订方案提高奖金标准,如果因为课改使高考成绩下滑了,无论滑成什么样,高考的人均奖金不低于2014年的标准。老师们放心搞,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失败了校长承担责任。多伟大的校长!中国多一些这样的“傻”校长,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了!当然,他之所以这样承诺,也是基于他对学本课堂的真信!这位校长也是一位真正有大智慧的校长。他这样一宣布,老师们放下了包袱,就可以不折不扣按学本课堂的要求进行操作,于是成绩肯定会好。如果不这样,又按新课改的方式操作,又担心成绩出问题,经常要修修补补,做个几不像,成绩真就要出问题。情况的发展给了这位校长一个有力的奖励,学校2014届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不到90人,2015届高三年级在重庆市的几次模拟考试中,一本上线人数都超过了140人。相信真正的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们的成绩一定会不错的。再次证明,只要真信真做,新课改一定能提高学生成绩。

2、强有力的执行力,是课改成功的保障

在行动方案确定之后,学校领导的执行力就是关键了。如果学校校长瞻前顾后,不敢碰硬,容易退缩,那么课改也就不可能推行。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千溪中学课改的成功,主要就取决于学校领导的执行力。2013年下半年,千溪中学一位副校长带领几位教师到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观摩学习一个周,回去后给校长汇报,他们觉得这种课堂真的很好。于是,校长又亲自带领几位教师再次到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观摩学习一个周,期间除了观摩课堂外,还参与教研活动,甚至参加学校的教职工大会。校长表示,回去后他一定要搞。他希望他们回去搞一段时间后,我能够去给他们做一下指导。回去后他们先购买了《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人手一册发给教师,要求认真学习,并每周在教师大会上安排老师谈读书体会,然后从初一、初二年级各用两个班进行试点,按照“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学习模式开始启动课堂改革。2014年4月,应学校谢冕校长的一再邀请,我去对他们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两个整天的课改培训,之后在我的博客中专门为他们发了几篇博客。虽然后来谢冕校长又几次邀请我再去给他们做指导,但是由于我到江苏工作后,没有原来方便了,一直没有时间去。2015年4月,谢冕校长在电话中告诉我,他们的课堂改革在七星关区受到了区教育局和兄弟学校高度关注,在七星关区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区教育局决定把全区的课改现场会放在他们学校开。他希望会前我去给他们指导半天,并参加他们那天的会议。这一次我实在不好再推,答应了。2015年4月28日下午我第二次到达千溪中学,对他们准备的展示方案做了一些调整和指导。29日,七星关区课改现场会在千溪中学如期召开,全区所有中、小学校长到会,区教育局领导和千溪乡乡长、书记、副校长全程参加会议,我和清华大学王振权教授一起也全程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他们的大课间,之后,所有班级的课堂向参会人员开放,最后进行展示交流会,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集体进行了结构化的汇报展示。他们的大课间、课堂和汇报展示都很精彩,让与会人员感到震撼,我在会上对他们学校的课堂改革工作做了点评,清华大学王振权教授也对他们实施课堂改革的工作和取得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千溪中学的课改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确实太难得了,很多学校花了很多经费请专家指导若干次都没有他们现在的效果,原因就是学校的执行力不同。他们出来学习了两次,我去指导了两天,学校领导就要求老师们严格按要求做,从两个年级四个班试点,然后全校铺开,一年后做得像模像样,学习成绩也见效了。而有的学校,请专家指导若干次,专家一走,不能坚持按要求做,结果钱花了不少还是没有效果。我去给他们指导那两天就住在谢冕校长的家里(当地没有酒店),他几次对我说:朱校,课改这件事我一定要坚持干到底,如果失败,我这个校长不干都无所谓。其实,这就是千溪中学课改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校长的决心,产生了学校强有力的执行力。

一年前的指导

http://s14/mw690/002AXgIjgy6T3eQezlH1d&690

http://s5/mw690/002AXgIjgy6T3fec4ssd4&690



http://s9/mw690/002AXgIjgy6T3eSOb0c88&690

http://s11/mw690/002AXgIjgy6T3eTz4X83a&690

http://s11/mw690/002AXgIjgy6T3eV2C5Ifa&690

http://s9/mw690/002AXgIjgy6T3fg2ZKw88&690

一年后的展示

http://s3/mw690/002AXgIjgy6T3fnCzyWa2&690

http://s13/mw690/002AXgIjgy6T3fpWnrS3c&690

http://s6/mw690/002AXgIjgy6T3fqypP7b5&690

http://s1/mw690/002AXgIjgy6T3frbgWI30&690

http://s11/mw690/002AXgIjgy6T3ftx8q69a&690

http://s14/mw690/002AXgIjgy6T3fuFRHT6d&690

http://s5/mw690/002AXgIjgy6T3fv2sba64&690

3、教师观念转变

教师观念转变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教师观念转变了,课改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只要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有了困难他们会想办法克服。如果教师观念没转变,他心里不愿意,就会应付你,你不可能每节课都跟着他。因此,要想课改取得成功,一定要通过有效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课改,接受课改,把课改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教师观念转变了,他们才会去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新的课堂学习方式。反之,如果教师不接受,他们在下面去鼓动学生,甚至去鼓动学生家长来反对的话,课改就无法进行。

4、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课改后的课堂受到指责,学生感到学不会,学生成绩下滑,最后导致课改流产,出现这些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学生自学学不会,自学没什么效果,或者让他自学他偏不认真学,等等,那是他们没有掌握自学的方法,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没有对自学效果的有效评价手段。而这些东西得先让老师明白,否则他们就只会抱怨学生学不会,学生不学,而没有相应的对策;学生小组讨论秩序混乱,效率低甚至没效果,那是对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要领没掌握好,胡乱让学生凑在一起就算讨论,效果从哪里来?小组合作学习要怎么组织才有效?需要先培训老师。学生展讲不得要领,展讲不规范,学生展讲时分桌而坐的学生脖子扭痛了,这该怎么办?这些也需要指导。前段时间看到报道,江苏省徐州教育局要求学校实施课改,结果导致徐州一中的学生家长集体请愿,要求不搞课改。我当时就想,徐州教育局能够对下属学校统一提出课改要求,非常难能可贵,但是,是不是对学校老师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没跟上?老师的操作上没掌握要领,导致出现偏差,才引起那么多家长的反对。只是我的猜测,没有依据。但是不管怎么说,要想课改能有效果,要想课改能顺利实施,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是必要的,否则就会出乱子。

课改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谬误在所难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