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彩书评】《DK儿童太空大百科》要不要读?

(2016-11-16 13:11:31)
标签:

红披风童书

dk系列

科普

分类: 书评书摘连载

如果你彻底清楚了这三个问题,也许这本书就真的不用读了

/郭芳


     提起英国,我们可能想到的是“车轮上的国家”傲娇的汽车发展史,绅士一样的英国人,美得要哭的田园风光,英国的威廉王子和他美丽的妻子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的全部吗?哦,NO!如果你这样粗浅的去了解这个国家,就真的有点儿过分了。英国,曾经作为世界上高产科学家的国度,我们要深度感受一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怎样一回事。

 

     说起英国的科学家,我们也说几个耳熟能详的。

 

     这是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却已经传遍了全世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牛顿,如果你单单认为他提出了奠定现在工程学的“万有定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在跨界这条道路上,科学家一向是走在最前沿。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智商高,就是这么没办法!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千万不要以为是“法拉利”,人家叫法拉第,因为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而被称为“电学之父”。

 

     再来看这位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的重要角色,他在人类的里程牌上有重重一笔,因为他,人类彻底进入了“蒸汽时代”,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去看看家里的电器上,100%都有他名字的一部分——“瓦”。没错,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瞧,人家就是这么伟大!


     除了这些,还有达尔文、道尔顿,罗伯特·胡克,焦耳,霍金等等,关于他们的故事太多,讲个几天几天也讲不完,那么不如我们说说科学和哲学这件事儿吧。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学的。可是这个记载,跟今天要说的科学有什么关系呢?

 

      在哲学问题上,有三个终极问题 ,这也是全世界学者、哲学家、科学家思索的问题。

      唯心主义者三个终极问题: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而唯物论者的三个终极问题:

 

1.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看完这三个问题,我们大抵就能明白为什么英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最早开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学的,基于哲学思考的角度,引发科学的评论,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英国人从来没有停歇这个脚步。

 

      没错,如果你去寻找人类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所有的资料会告诉你,是英国人编撰的。

      如果你去寻找全世界最权威的儿童百科,所有的资料会告诉你,一定是DK编撰的。

 

      科学的研究一旦打开了一扇大门,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究的步伐。而对于科学的严谨和内容信息的整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英国人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一直在奔跑,从未被赶超。

 

      从儿子看的第一本DK百科全书以来,现在他已经收纳了DK儿童百科的绝大部分。DK大百科独有的高质量图片,外加严谨的内容,是每一位父母愿意花钱给孩子购买,并愿意向他呈现的。

 【精彩书评】《DK儿童太空大百科》要不要读?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套《儿童太空大百科》,来自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编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审读的科普读物,作为所有对天文着迷的“星迷”们,结合现代化app,观星看书,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探索宇宙的方法。

 

      我们每天生活的地球之外,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宇宙?宇宙的终点究竟在哪里?我们无法探究的宇宙之外,真的就没有生命吗?天文、宇宙永远是带着各种谜团,人类也在一步步揭开那些谜团。


      观测宇宙、探索太空、行星和卫星、恒星、星系和宇宙、实用观星术……这本书的容量之大,内容之专业,古往今来的科学事件,一点点为孩子展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还有世界之外的世界……

 

      因为不管世界如此发展,人类如何进步,对于哲学的那三个对世界的拷问,依然存在。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回答这三个问题,也许,这本书就真的不需要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