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次作业 第二小组 邵晓雁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歌》赏析

(2011-11-27 19:36:07)
标签:

杂谈

SONG

Christina Rossetti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 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am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

 

飞白译

在我死后,亲爱的,

不要为我唱哀歌;

不要在我头上种蔷薇,

也不要载翠柏。

让青草把我覆盖,

再洒上雨珠露滴;

你愿记得就记得,

你愿忘记就忘记。

 

我不再看到阴影,

我不再感到雨珠,

我不再听到夜莺

唱得如泣如诉,

我将在薄暮中做梦——

这薄暮不升不降;

也许我将会记得,

也许我将会相忘。

 

赏析: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1830-1894)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可以说,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的一生是波荡起伏的,而正是因着不凡的一生才写就了不凡的诗歌。克里斯蒂娜有两次即将结果的恋爱,可是由于对方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最终都以舍弃尘世之爱收场。

《歌》这首诗写的便是爱的矛盾。是一种对上帝的爱与世俗情爱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渴慕爱情的女子,她是希望爱人在她死后牢牢记着她。而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又表示无所谓爱人是否记挂,而是以天国作为灵魂的最后去所。而正是因为诗歌内部的朴素矛盾,构成了诗歌的双重张力,使得诗歌整体更为饱满充实,且是真切动人的。

全诗分为两节,每节有8行。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其格律是不大工整的,参杂着三音步抑扬格和四音步抑扬格。这种音步的混合也是别有用心的。增添了诗歌韵律的变化,从而巧妙地表现出诗人内心于对上帝的爱与尘世之爱间的挣扎。当然诗歌仍有整齐之处,偶数行隔行押韵,如me-treewet-forgetrain-painset-forget。这就使得诗歌仍旧富含韵味,朗朗上口。诗歌运用大量的头韵,如第一行中的deaddearest,第二行中的singsadsongs,第五行中的greengrass。这些头韵的运用,让诗歌自然流露出一种连绵不断的感染力。

《歌》的语言是极其平易近人的,普通到任何人都挑不出个极其复杂高深的词汇,但平易并不意味着简单,其意蕴是吩咐的。每个人谈到死亡,总是带着可怖的,然而诗人却不,她非要以轻描淡写的口吻缓缓布置下这么一个场景“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而后续着这淡淡且轻松的口吻说道“Sing no sad songs for me;/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在此处,诗人连用三个否定词“nononor”,她不想要爱人为她的死而忧伤,也不想要豪华的葬礼,一切都该是个虔诚基督徒的样子,简简单单佩戴个十字架,如坟头的青草般一岁一枯荣。当然,我们并不能从此就断定,这样的女子顽固坚硬地不需要人爱。诗人先是表示“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可见诗人内心仍是渴求爱慕的。若真是对爱人是否挂记自己毫无所谓,就不会出此言。正是有所谓,才会有所言。继而矛盾的另一面“And if thou wilt, forget.”她把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移交给了爱人,忘或不忘,都是爱人的意愿。第二诗节,诗人开始设想自己在墓中的情景,见不到清荫,觉不到雨露,听不到夜莺。坟墓中的自己,可能把爱人忘却,抑或不忘。整首诗歌蒙着层悠悠的愁雾,挥之不去,明净之余别有种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