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准率下调是“微调”的一种方式

(2011-12-01 05:52:01)
标签:

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12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3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意义是非同凡响。尽管上个星期六我在杭州的论坛上就指出,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很大,央行这次动作与我的预期也差不得太远,可看作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重要指标,但是央行行为来得这样快原因是多方面。

因为,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看,不仅国内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大幅回落,而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将下降较低的水平,加上出口增长下降,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及欧美国家经济面临进入衰退的风险,这些因素都为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灵活的空间。所以,我早就分析,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迫在眉睫。央行抢在这些数据出台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表明,上述猜想成现实。

不过,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不仅在于缓解市场中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来改变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改变的预期。因为,在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就指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趋势就在于如何增加货币政策前瞻性、主动性、灵活性及预见性,并在整个货币政策基调不改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进行预调微调。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就是这种货币政策预调与微调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也在早些时候就撰文指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不仅在于不断地放松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数量管制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整个央行货币政策运作工具的方式进行较大转变,把以往货币政策工具注重于数量工具调整转向到价格工具的调整上来。因为,如果不从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入手,让整个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扭曲,这样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会很大。而把货币政策调控的重心放在价格工具上来,就得先放松对银行数量工具的管制,这样才能让商业银行有更多更大的风险定价能力。所以,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就是这种货币政策工具转向的开始。

当然,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何来得如此突然,估计整个市场许多人都认为在今年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都不高,其根本上是与昨天股市突然或无理由大跌有关,以及世界六大央行同时救市有关。在证券市场看来,今年以来股市跌跌不休,很大程度上是与流动性收紧有关。因此,要让国内股市重新走出当前的困境,就得放松当前紧缩的流动性,就得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给股市一个明确的货币政策将改变的明确预期。否则,当前国内股市就如惊弓之鸟,只要有一点动静甚至于言论,就可能让整个股市大跌。而股市的大跌,不仅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融资要求,而且要改变当前国内融资市场完全依赖银行体系的格局也根本不可能的。建立多元化融资市场或体系是政府十二五规划重要目标。因此,增加市场流动性,重建股市之信心,改变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也是央行货币政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随着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国内股市将可能重新步入上升的通道。

不过,央行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说整个央行货币政策就会出现重大转向,整个银行信贷增长又会走向2009年那样的路上。我想这种可能性不会太大。只不过,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发出一个试探性信号,先观察市场是如何反映的,以及未来经济数据又什么变化,特别是未来CPI是不是能够进一步回落。如果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那么整个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正如我上面所指出,更重要的是表明,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将发生不小的变化。

还有,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否意味着银行存贷利率也随之变化或下调。在本文看来,由于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转向,因此,在CPI较高,目前仍然存在过高的负利率的情况下,银行基准利率下调的空间并不大。特别是存款利率更是如此。反之,在存在严重的负利率的情况下,存款利率不仅不下调,还存在上升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改变当前国内民间信贷市场及银行信贷市场“利率双轨制”的一次重要机会,否则国内高利贷盛行的问题不容易得到解决。

总之,这次央行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来得十分突然,但仍然是预期之中。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其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一种方式。央行放宽存款准备率不仅在于缓解市场中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缓解经济放缓的压力,改变市场预期,对国内股市正面影响很大,对国际市场影响同样不可低估。特别是对欧元、澳元等风险货币的影响不小。不过,市场也不可过高估计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内货币政策进入又放松的通道。央行的货币政策仍然在不变的基础上求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