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歌声空灵委婉,像淙淙流淌的山涧,远远飘来,丝丝缕缕,透过灿烂的阳光洒满小屋,连空气也变得温馨而浪漫。当卓尔听到“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时,心里会涌起一股股思念的泉水。歌中那个“你”就是苏小明唱的《军港之夜》——她出生的地方。她不知道那算不算是她的故乡。那里有让她挥之不去的思念。纯洁的情感与晶莹的雪花洒在她的记忆中,一生一世挥之不去,刻骨铭心。
15岁卓尔随父母去了南方。确切的说,她对故乡有十年的回忆。每每想起那飘着雪花的思念,脑海立即浮现一个个画面与场景……
小学时因为她的年龄和个子小,总是坐在第一排,上课全神贯注,下课在雪地里与同学疯玩,一起打躲避球,跳猴皮筋,踢毽子。同学到她家玩"过家家",她永远扮演"乖乖女"角色;班级排练节目,她担任报幕员兼朗诵角色。她从不骄傲自满,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一副有教养有涵养又谦逊不做作的小样。每位新老师在第二堂课时都会展示她的作业,每年评上"三好学生"。
文革开始,每天学毛选,老三篇背得滚瓜烂熟。班级还把老三篇排成节目,在公园里表演。卓尔学毛选心得体会上台讲演,被评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奖品是陶瓷做的毛主席像章。同学们争先恐后传递着看,不小心掉在雪地里。卓尔心疼极了,但嘴上却说:没事没事。
学校组织到农村拉练,打起背包出发。第一个晚上同学在雪地里又唱又跳,第二天晚上在雪地里又哭又闹;学校参观营口万人坑,每班选派一个代表。卓尔借了件军大衣坐在大卡车上。卡车在冰天雪地里开了一晚,她的前额发梢结出冰花。
卓尔上初中时,一个瘦瘦的干瘪老头当班主任,姓魁。学生都不喜欢他。有一天,窗外飘着雪花,教室上自习课。刚刚看了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卓尔,模仿电影中的情节在黑板上写了: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魁老师看到这八个字以为学生指桑骂槐,愤怒的五官都不在位了,大声吼着,谁写的站起来!卓尔一贯是个好学生,那天也不知哪根筋搭错,鬼使神差在黑板上划这几个字,看着还挺漂亮挺好玩的,根本没考虑后果,结果闯了大祸。她想,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能叫同学背黑锅,就大胆的站起来。魁老师一看是平时乖巧的卓尔,不再追究此事。但卓尔却得到同学们赞赏的目光,连一些调皮学生看卓尔的目光也大不一样。
卓尔要离开她出生的故乡,去父亲出生的故乡南方了。同学们为她送别。班里的“金嗓子”一首深情的歌代表同学的情意:“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久久在卓尔的耳边回荡。卓尔把它带到了南方,珍藏在心底。
卓尔在南方成了家。她有四年一次的探亲假。同学知道卓尔回来,就又黏糊在一起了。
每次聚会同学都说,卓尔,你每年回来一次吧,路费我们出。每次聚会同学就说,卓尔,你赶快调回来吧。
卓尔知道“距离产生美”的原理,但还是美滋滋的听着,心中总会荡起一阵阵涟漪。
只要卓尔提出要求,同学都会满足她的心愿,这是到故乡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她非常感谢故乡曾经带给她的成就感、满足感与自信心,说穿了也就是她年纪小,脑子灵,成绩好,常常得到学校的嘉奖、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赞赏。这是卓尔在别处得不到的。她的心灵太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有一次,卓尔提出到世界独一无二的蛇岛去看看,同学安排的细密周全,那真叫一个到位。有专车司机,有专开快艇,有下海捞海胆海参鲍鱼,有上厨掌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酒足饭饱后同学表演节目。卓尔情不自禁的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是从她心底逬发的像水晶一样的感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故乡爱得深沉。”
“轻轻的我来了,带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怀!悄悄地我走了,带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
卓尔躺在露台洒满阳光的躺椅上,冬日的阳光暖暖的铺盖她的全身。可她眯着眼睛看到的分明是,北方飘着的漫天雪花,雪花中有那么多熟悉的面孔,那么多亲切的声音在喊:卓尔你怎么不回来啊!你不回来我们怎么聚会啊!卓尔马上跑过去拉他们的手,可就是跑不到拉不着,中间有一条时间与空间宽宽的银河挡着她。卓尔在河这头急切的喊着:我想你们,我爱你们,我要回来看你们。可河那头的同学怎么也听不见,还在喊:卓尔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好想你!卓尔已经声嘶力竭,精疲力尽。是风太猛还是雪太大,是河太宽还是水太深,卓尔喊得嗓子没声了,耳朵听不清了,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明明刚才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看到了亲切的笑容,怎么全不见了?
卓尔心里满满的装着飘着雪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