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云升隶书说文解字序节录

标签:
翟云升隶书桂馥莱州书法家 |
分类: 存此旧照 |
翟云升(1776 - 1858)字舜堂,号文泉,掖城东南隅村(今莱州市莱州镇东南隅村)人也。道光二年(1822)进士,桂馥弟子,尤功隶书。
翟云升少年聪颖,天资过人,习作曾令“塾师避席”。童生试时,著名诗人、莱州知府张问陶(号船山)赏之,拔其为第一,一时其文章一出,争传为范文。嘉庆五年(1800)以第五名中举选为黄县教谕。道光元年举孝廉,道光二年中进士,授粤西知县。
他性情淡泊,无意仕途。中举后任黄县教谕,不久便辞职回乡;道光元年(1821)被荐举为孝廉方正,他坚辞不受;道光二年(1823)中进士,授广西知县,以母亲年迈为由辞任;相国潍阳人陈文恪得知其学识渊博,推荐去京师任国子监丞,也没有成行。晚年,他深居简出,登门求教者“日踵其门”。
他专志治学,在研究金石文字同时,酷爱书法,尤功隶书。
翟云升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复兴的时代,书坛上活跃着翁方刚、桂馥、邓石如、伊秉绶、张船山、包世臣、何绍基等书法大家。在学术及书法上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老师桂馥。
清《松轩随笔》说:“百余年来,论天下八分书,推桂未谷为第一”。叶名沣给翟云升书信评论说:“自我朝桂未谷先生萃汉之华,专心复古,可称绝学,先生实得其传。桂君而后,当推先生为第一人。海内共称,良非溢美。“乡先贤刘颂年的《论书百咏》注释中说:“工隶书,汉隶学曹全、唐隶学泰山铭。“清代杨守敬在他的《学书迩言》中说:“翟云升,字文泉,掖县人,桂馥弟子,道光进士,官国子监助教,工隶书……学孔宙,而气质稍粗。“青年时代的翟云升对桂馥的学术和书艺推崇至极,虚心求学,尽得神韵。翟云升与何绍基是好友,经常互通信函,切磋技艺。翟云升晚年作品中的金石气息,当是受何绍基的影响。
翟云升的隶书,主要以《孔庙碑》、《曹全碑》、《乙英碑》、《礼器碑》等汉碑为渊源,师承桂馥隶书醇古朴茂、点画敦实、结构严谨开朗之风绪,并兼学诸家之长,通过长期对金石文字的研究,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隶书风格。他的隶书,由精雕秀媚到凝练厚重,再由凝练厚重到大气磅礴、朴实无华、畅酣淋漓,成为名重一时的书坛大家。
释文: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