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随笔:碰壁的道士墙
(2023-11-04 10:18:49)
标签:
碰壁的道士墙 |
分类: 揽胜随笔 |
山东之旅,到青岛游览了“太清宫”。大巴沿海岸走了个把小时,一边是断崖绝壁,一边是碧蓝大海,风景确实诱人。“太清宫”在大海的臂弯里,从这里往外望,前头是波翻浪涌的大海,背后是连绵起伏的崂山。“太清宫”的道教建筑群,掩映在一片绿树浓荫中。在繁华的青岛都市,这里无疑是一块安谧的净土。
导游只给我们两个小时,真把我们累得够呛。记得那里有许多参天古木,诸如“古柏”、“古槭”、“古榆”等,除此,就只记得那里有个“松龄亭”、一堵“道士墙”了。
导游说蒲松龄在“松龄亭”前的那座道观里写作《聊斋志异》达半年之久。蒲松龄是山东淄博人,他有没有在这里写作不甚了了,大概认为他到过这里的,是因为《聊斋志异》里有了篇叫《崂山道士》的文言文小说。如今这里还筑起了一堵“道士墙”,这是一堵平常的粉墙。导游说:“你知道吗?这就是‘崂山道士’穿越的那堵墙呢!”
我读《聊斋志异》,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记忆已经模糊,到家后便去翻阅《白话聊斋》一书,《崂山道士》在第一卷。大意说:
淄川有个姓王的秀才到崂山学道,老道士老是叫他进山砍柴,他急着学了方术回家去,很不耐烦。那老道士可真厉害,能将纸片剪成圆镜,圆镜又能变成一轮明月,照得满屋亮光。更奇的是那个老道士还能从明月的亮光里,招来美丽的嫦娥到屋子里轻歌曼舞。还有,他的那个酒壶也很奇,能不间断地斟出美酒来,让道徒们喝个酩酊大醉。最绝的是,他能自如地穿墙过壁,毫无障碍。……
秀才羡慕极了,向老道士请教秘诀。老道士叮嘱他“洁心自持”,他心不在焉,自以为学到了方术,沾沾自喜。谁知回到家里,当他向妻子夸耀方术、并作“示范”动作时,一头碰上了墙壁,蓦然仆倒在地。
“异史氏”(蒲松龄老先生)说:下流无耻之辈,宁病勿药。出坏主意以迎合,作威作福。以为可以横行无阻,到头来碰得头破血流。
这故事可以派生出许多道理,其中之一便是:怕付出代价,怕跨越坎坷,只想有所得,是不可能的。
如今,“太清宫”的所有景物都快淡忘,唯有这一堵“道士墙”,还在记忆中发酵不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