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史随笔:曾遒在鹭岛的题刻

(2022-10-19 19:45:33)
标签:

曾遒在鹭岛的题刻

厦门

分类: 文史随笔

曾遒,泉州人,清末举人,他不仅能诗会文,善撰联,书法尤为著名。他不仅在晋江留下许多墨迹,如金井西资岩有他撰书的对联,联文云:“易蔡法华微言各契;出家入世大道同原”。“原”同“源”。“易蔡”,即蔡鼎,蔡无能,金井塘东人,明末理学家,以研究“易经”闻名,人称“易蔡”,晚年隐居金井西资岩。在鹭岛,曾遒也留下了不少题刻,笔者寻觅到的有以下几处。

厦门南普陀寺前门庭的砌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几尺见方的楷书大字,分列台阶两旁,前临“养生池”,面对荷塘,位置显目,笔力雄健。上镌“乙丑晋江曾遒书”。乙丑即1925年。

天王殿寺门旁有幅诗刻,诗云:“佛心圆觉耀中天,铄破群昏镇日乾;及早回头谁是我,钟声撞彻未生前。”亦为曾遒撰书。

大雄宝殿后墙两边嵌有一对花岗岩石柱,上镌联云:“此地为普照旧基,经通侯改建;兹山如洛伽妙境,奉古佛慈尊。”联上镌“壬戍年晋江曾遒撰并书”。壬戍年,即1922年。洛迦,即洛迦山,普陀山东南海上的一个小岛,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发源地。曾遒将厦门南普陀与普陀山的洛迦山相比,赞美南普陀依山傍海的秀丽风光。此联告诉我们,南普陀寺于1922年改建大雄宝殿。南普陀寺先前名普照寺,今日的普照寺在南普陀寺东,与南普陀寺毗邻,统称南普陀寺,已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清代康熙年间,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晋江衙口人施琅将军,曾扩改建南普陀寺,因寺在浙江普陀山之南,名“南普陀”。

今厦门植物园内,有个寺庙叫万石莲寺,雄踞在岩石垒垒的万石山上,寺前有一壮丽的山门,山门的横额“选佛场”三字楷书,遒劲中蕴蓄灵动,规整中蕴含飘逸,也是曾遒手笔。

 

 



20083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