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随笔:《厦门随笔》前言
(2022-07-19 20:42:17)
标签:
《厦门随笔》前言 |
分类: 故乡随笔 |
笔者按:
踌躇了好几年,终于决定不出版此书,只把《前言》发在这里,读者可看博文的有关篇章。主要原因是健康原因,自费出版一本书要操许多事情,已经力不胜任。
《厦门随笔》前言
《厦门随笔》是笔者继2013年3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揽胜随笔》,2016年11月由该社出版的《故乡随笔》之后的又一本散文选集,前者主要收入省外的游记散文,后者主要收入故乡的回忆散文,而此书主要收入的是厦门的游记散文。如前所说,我虽然自少爱好文学,但未曾在写作上下过多少功夫。学生时代文理科兼顾,齐头并进。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孜孜埋头于本职工作,无论当教师或是当“公务员”,除本职工作外,抽不出时间和精力从事写作。我的大量习作,始于1999年我从单位内退回来之后。1992年定职时,我在负责宣传文字工作四年后,遇到了未曾料到的梗阻,我被单位领导借口我是中共党员,而非农工党员,把我从原岗位上撤了下来。我滑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一时心情压抑,思绪纷繁,陷入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罹患了严重的失眠症。为了治疗失眠,1999年我办理内退后,与妻子每天都到鹭岛的山山水水中去,或散步,或爬山,或赏景,或看碑刻,配合药物治疗。没想到,我的这些举动,缓解了病症,身体和精神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此时,是文学挽救了我,我又萌生了写作的欲望,特别是我见到一些残碑断碣即将消失,深以为惜,于是不顾字迹的模糊漫漶,细心摸索将它们整理下来。此外,我还把游山的所得写成“休闲”文章,向报刊投稿,许多文章得以刊登,有的还得了奖,这对我的心灵是个极大的慰藉,也因此尝到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文章憎命达”的滋味。认为文章的确可以宣泄情绪,分散郁结,释人情怀,给人以鼓舞的力量。我开始在人生的旅途上寻觅另一种价值,这价值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不是名誉,而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文学写作。尽管这些文字粗浅浅陋、微不足道,但它毕竟是自己亲生的骨肉,是美,是丑,自己不曾嫌弃,敝帚自珍,想将它保存下来;自那时起,断断续续,至今已经二十个年头了!
这些文章大都发表于网络,自2011年开博以来,至今已五、六年了!期间上传了数百篇文章,得到许多网友的支持和鼓励,甚是喜慰。这正如某网友所说的:让那些曾经执着过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那些生与死的瞬间,那些人生困顿的时候和感悟的刹那,所有痛苦的往事和经历,都能通过自己笔墨的抒写,云烟般地从自己的眼前和脑后飘忽而去。我还得感谢一位网友给我的深情祝福,他说:如果你必须失去,但愿是忧愁;如果你必须遗忘,但愿是烦恼;如果你必须错过,但愿是厄运;如果可以永远,但愿伴随你的是健康,平安,幸运,快乐!
厦门是我国一座环境美丽的城市,优美的山海景物、悠久的人文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绝非本书所能概括一二,说是尝鼎一脔、管窥一斑还远远不及。它只是我的一本随感记录,不是一本系统介绍厦门景点的书,能力所限,只能如此而已,敬请读者见谅。还是那句老话,如若我的这些粗拙的文字能带给读者有所裨益,那便是我最大的慰藉和幸福了。
本书分为“山海名胜篇”、“史迹履踪篇”、“闲情偶拾篇”、“人物光影篇”、“诗刻碑记篇”五辑。此书准备自费出版,同以往出版的书一样,承蒙艾兰友一如既往的热心支持和帮助,承蒙某某先生题写了书名,某某先生作了封面设计,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在此我还要向一贯关心和支持我的同志、朋友、家人表示深切的感谢,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我有这种勇气把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限于水平,内中错漏,请批评指正。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