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随笔:温暖的脊背

(2022-06-14 20:23:18)
标签:

温暖的脊背

分类: 故乡随笔

40多年前,我到离家20多里的一所中学读初中。一个星期六,我突然感冒发烧,那时学校没有学生宿舍,我们都在校外租房,此时同房的邻村同学回家了,我独自一人因病留在房东大娘家里。我小时候就有的老毛病又暴发了!头一晕,就不吃不喝,吃点、喝点都呕吐出来。房东大娘是位纯朴忠厚的农村妇女,虽为我焦急,然那时的乡村缺医少药,她也无能为力。

也不知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陈忠鉴,是怎么知道的。入夜后,他摸黑走了半里路,来到我的宿舍里。他劝我住到学校去,让校医看。可我一起床,头昏脑胀,天地都旋转起来,脚步也颠簸了,一步也走不得。怎么办?见此状,陈老师说:“我背你,上学校!”“你背我?”我犹豫了。就是我的亲生父亲,记忆中也未曾背过我,更何况你是老师!我先是不肯,后来经不起他的劝说,我终于同意让他背了。我伏在他的脊背上,有点不自在,那是一股股感激之情袭上心来,那是老师的脊背传来了阵阵温暖,慰藉了我的心。陈老师像亲人一般待我,除了眼里噙着感激的泪水之外,还有什么话可说泥?

到了学校,陈老师让我住进一个小房间,请来了校医为我打针,又侍着我吃了药,且特交代厨房为我煮了流质食物。但在当时,我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出来,我感到用“感谢”二字,已经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了!

我埋怨自己的性格太拘谨,初中毕业离校后,我多次想写信给他,但几次都没有写成,每次都只写上几个字,就觉得写不好,把信纸揉成团,扔了。我也曾多次想去学校探望他,但都欲去又止。多年后去了一次学校,许多新老师说不认识他,问到校方,不想校方说,他早离开这所学校了。从此,便没了消息。至今,我的脑海里还常常浮现起陈老师的音容笑貌来。陈老师是惠安人,那时约摸30多岁,头发梳理得很齐整,嘴角常掠过一丝微笑。

那时我家经济困难,父亲几次想让我辍学,每当此时,陈老师总是耐心地说服了他。至今,我还保留着他给我父亲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恳切地说:“文拔同志:贵子弟未能入学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但你应明白:培养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多么光荣的事。”他还诚恳地写道:“当前入学有困难,你也应该克服,让他愉快入学。目前即使是连交代办费也有困难的话,也希望让他进校,再做解决。”信末署上他的名字,还特意加了一个红印章。这一封情真意挚的信,是一位教师挽回一位学生命运的信,是我人生学途上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来我自己也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在一个偏僻的乡镇呆了20年。每当我遇到农村家长不让孩子读书时,我都会上门动员;每当学生有病不能来校上课时,我都会抽空去探望;因为陈老师在我之前,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如今,每当我工作、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会用心去克服,我会感到工作、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会想到我的成长,灌注过无数教师的心血,应尽努力去作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忘不了呀,陈老师那温暖的脊背!忘不了呀,那无数作着人梯的老师的肩膀,是他们哺育我们成长,并且拨正了我们人生的航向,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

 

 


20028月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