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随笔:管鲍之交
(2022-04-04 17:31:03)
标签:
管鲍之交 |
分类: 文史随笔 |
当今写知心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情谊深厚,常用哪些典故呢?常用的典故有管鲍、管鲍交、管鲍谊、管鲍亲、鲍叔知我、鲍叔知管等。
故事追溯到春秋初期,齐桓公是当时显赫的霸主之一,其原因是他曾得到两位贤人的辅助。这两位贤人就是鲍叔牙和管仲。本来管仲是公子纠的谋士,并随公子纠被流放鲁国;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谋士,并随公子小白被流放到吕国。两个主子是兄弟,为了争夺齐国君位,在其父无知(名字)被害后,便展开了厮杀。管仲一次曾一箭射中了小白(后来的齐桓公),若不是那支箭的箭头有了些毛病,小白也就一命呜呼了!可是公子小白最后借鲁国之手灭掉了公子纠。他还想借机杀掉管仲,报一箭之仇。这属于正常思维,“报仇雪恨呗!”可鲍叔牙不让,他劝齐桓公说:“你如果只想治理一个齐国,那么我的辅助就足够了;你如果想建立霸主地位,非管仲协助不可。”齐桓公接纳了管仲。鲍叔牙识才敢谏,齐桓公爱才大度。君臣默契配合,天衣无缝!
齐桓公接纳了管仲后,鲍叔牙让出相位,让管仲来管理国家。好个鲍叔牙!我已经举荐了你,还让你当了正手,自己当副手,没有相当的胸怀,办不到!齐桓公也相当能用人,知人善任,大胆使用!他按照管仲的要求,给了他号令百官之权,掌握财政之权,处置贵族之权,使管仲有职有权。他们君臣默契配合,又是一个天衣无缝!难怪齐桓公有了此后的36年霸主地位。
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问管仲:今后我想任用鲍叔牙为相。管仲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不可以做相,因为他善恶过于公明。鲍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管仲的这种做法,按当今之人的观点,就是忘恩负义了!许多人也借机挑拨管鲍之间的关系。鲍叔牙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鲍叔牙却说:管仲忠于国家,不私其友,这就是我推荐他做相国的真正理由!听起来,真令人感动。历代史学家也把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公正无私”的典范。
2019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