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诗随笔:艾青的狱中写诗

(2020-04-04 12:08:44)
标签:

艾青的狱中写诗

分类: 读诗随笔

艾青,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五岁才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学习,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攻读美术。1932年回国后,他在上海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在上海被反动当局逮捕,投入监狱。

“铁窗锁不住雄心”,作为画家的艾青不能作画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就拿起笔在纸片上写起诗来。此时胸中热情澎湃,火样的诗句滚滚而来,就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他躲避了狱卒的耳目,在狱中完成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诗作控诉了大堰河地区农民的苦难生活和他年幼时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他对故乡和故乡农民的无限热爱。长诗发表后,引起轰动,获得了文艺界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好评,从而奠定了他专门从事新诗创作的大业。1935年出狱后,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闽南有句俗谚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果艾青不是历尽苦难,也就没有他的诗作的诞生;如果艾青不是冲破铁窗的封锁,在山穷水尽中寻找光明,那也就没有他的诗作的诞生,他也不会是个当代著名的诗人,会是个当代著名的画家。诗是怎样产生的?好诗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从艾青的诗歌创作历程中见到一斑。

 

 


资料来源:19821218日的日记。

 

                                                                  20182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