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
(2011-11-20 10:53:16)
标签:
教育 |
一、名词解释
2
3
4
5
6
7
8
9
《考工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髹饰录》
34
35
36
37
38
二、简答
1
2
3
4
三、短语
1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著名作品,作为礼器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2 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
3蛋壳陶通常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黑陶,采用快轮成型,器壁薄如蛋壳,造型规整周正。
4 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
5 在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6司母戊鼎属商晚期青铜器,应是商王为其配偶铸造的四足方鼎,为中国已知最大的古代青铜容器。
7 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
8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
9 南北朝装饰的变化主要是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题材的写实倾向,北朝作品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变化都有西方文明东渐、佛教东传的大背景。
10经锦与纬锦分别采用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的技术,唐以前的中国锦主要是经锦,入唐以后,多属纬锦。
11邢窑窑址在河北内丘,以白瓷著称。精品釉面洁白如雪,器物一般不施装饰。12秘色瓷特指晚唐至北宋中期的越窑贡瓷,釉面为呈色不一的青色,釉质温润如玉。
13长沙窑窑址在长沙市望城县,器物以青釉为主,装饰手法以彩绘最具代表性。
14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釉面彩色斑斓,常装饰华丽。
15唐代银器常为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的金花银器,金银交辉,华美异常。
16香囊通常指一种设计巧妙的金属焚香器具,今见的作品多为唐代的银器。
17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以白瓷著称,器物釉色乳白,鼎盛于北宋,影响很大。18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以烧造窑变釉器物著称。
18建窑窑址在福建建阳,以烧造黑釉碗、盏等茶具著称,南宋时期鼎盛。
19刻丝又作“缂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方法织成,宋代开始成为文明中心地区的丝绸精品。
20纳石失是波斯语金锦的音译。在中国,特指元代的一种金锦。图案以金线织
21朱碧山是元代著名的银匠。
22陆子刚是明代苏州著名的玉工,他还有一些作品传世。
23紫砂陶是江苏宜兴烧造的一种细陶器。一般不施釉,器物多为造型考究、陶色美观的茶壶。
24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
1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___.饕餮纹__________、_____几何纹________、________云雷纹____等。
2推动棉纺业发展的元代女工艺家是___黄道婆________。
3四神纹是指_ 青龙__、__白虎__、_朱雀____、__玄武_。
4我国原始陶器的成型法有___用手捏塑法___、_____泥条盘筑法___、_轮制法___。
5康熙时彩瓷最重要的品种是 _五彩_______,雍正时彩瓷最有成就的品种是____粉彩____。
6______.玉璧、_____玉圭___ 、_____玉琮____、____玉璋_____、玉璜、玉琥被古人称为“六器”。
7明代的工艺美术体系,明显地形成了____实用的民间工艺美术_________、______观赏的宫廷士大夫工艺美术_______两大体系。
8唐三彩主要采用__黄___、___白_、_绿_____三种色釉,此外也有涂__黑____色釉的。
9汉代铜灯的形式可分为___豆行灯___、__雁足灯_____、__人形灯______、__兽首灯_____。
10清代五大名绣____苏(顾)绣_____、__湘绣_____、_粤绣______、__蜀绣_____、___瓯绣_。
11写出以马为题材的两件工艺美术作品___马踏飞燕___、__舞马衔杯银壶_____。
12仰韶文化中以_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_____鹳鸟鱼石斧______为主要代表。
13元代的丝织品中织金最为著名,称为_____纳石失________。
14宋代五大名窑是_____汝窑___、_官窑____、_____哥窑____、__筠窑_____、____定窑_____。
15宋代民间瓷窑有____磁州窑_____、____吉州窑_____、____景德镇窑_____、_龙泉窑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一、填空题
1、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_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的遗址中,而琮(外方内圆)是_良渚文化(浙江)玉器的代表性器物。最早出现于__周__时期,而__汉__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2、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 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3、龙泉窑以烧造_青瓷釉瓷器著称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窑场
4、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_莲花_纹和__卷草(忍冬)__纹。
5、 吉州窑的窑址在 江西 省的吉安,它鼎盛于 宋代(南宋) 时期。
6、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 庙底沟 、马家窑 、半山和马厂。
7、 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 满城 县,它以 青铜瑬金工艺 制成。
9、 青铜是 红 铜 与 锡 合金。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 青瓷 为代表。
11、 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 _红山__文化的遗址,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 _西北_部
12、 邢窑的窑址在今 __河北__省__内邱__ 县。盛于 _唐朝__代,以素面白瓷驰名。
.德清窑在今日的____浙江______省,黑瓷
13、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两个类型 半坡、 庙底沟
14、 “司母戊鼎”是 商代(晚期) 时期青铜器。
18、 料器雕,所谓料器其实就是 玻璃 .
15、我国已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 河姆度 遗址发现的 木胎漆碗和漆筒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16、 秦汉陶塑首推陕西临潼的 秦始黄兵马俑 。
17、 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 雕漆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9分)
1. 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 2.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
3. 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 4. 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
5. 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 6. 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
7. 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黑陶著称。(√ ) 8. 开片即瓷胎中的裂纹。( √)
9. 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 10. 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 )
11. 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和漆器。 ( × ) 12. 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 √ )
13. 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 ) 精致却极少装饰
14. 在敦煌出土过东魏的刺绣一佛二菩萨说法图。 ( √ )
15. 窑变指钧釉器物上的黑色斑纹。(× ) 指瓷器在出窑时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
16. 祭红指明以来生产的一种红釉瓷器。( × ) 创于康熙时,烧造难度高
17. 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三、单项选择题
1.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轮制__的方法。(C)A.捏制 B.镶嵌 C.轮制 D.泥条盘筑
2.粉彩最早出现于(C、康熙年间)A.宣德年间 B.嘉靖年间 C.康熙年间 D.乾隆年间
3.何朝宗是__ 明__代德化窑的瓷塑名家。(C)A.宋 B.元 C.明 D.清
4.画珐琅以___铜__为胎。(D )A.金 B.银 C.瓷 D.铜
5.宋代官窑以_青___瓷著称。()A.彩绘 B.白 C.黑 D.青
6.唐三彩是 铅釉陶 器。彩绘瓷 B.彩绘陶 C.铅釉瓷 D. 铅釉陶
7.秘色瓷为___青___瓷。A.青 B.白 C.黑 D.花
8.料器即__玻璃___器。A.珐琅 B.瓷 C.玻璃 D.漆
9. 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西汉 。战国 B.西汉 C.秦 D.魏晋
10. 战国最重要的铜镜产区是 荆楚 。荆楚 B.吴越 C.齐鲁 D.巴蜀
11.唐三彩是 铅釉瓷 器。A.彩绘瓷 B.彩绘陶 C.铅釉瓷 D. 铅釉陶
12.妇好墓的年代属于 商晚期 。A. 商晚期 B.商早期 C.商中期 D.西周
13.唐以后的织绵大多采用 纬线起花 的技术。A. 经线起花 B.纬线起花 C.通经断纬 D.挖花
14.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西汉 。A. 战国 B.西汉 C.秦 D.魏晋
15.磁州窑的鼎盛期在 宋辽 。A. 唐宋 B.宋辽 C.宋金 D.元明
16.顾绣是明代 上海 的一种刺绣。A. 苏州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17.良渚文化的主要工艺美术品类有玉器和黑陶 。A.彩陶和黑陶 B.彩陶和玉器 C.玉器和黑陶 D.白陶和黑陶
18.青铜豆有_____高____ 足。A.高 B.矮 C.大 D. 小
20.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 青白 瓷著称。A.白 B.黑 C.青 D. 青白
1.商周青铜器的种类。
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有:食器、水器、酒器、兵器、乐器,
3.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
答:1、装饰技法丰富多彩。2、造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使人感到圆润而丰满。3、色彩多运用暖色调和多彩,用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的色阶,有富力华美的艺术效果。4、装饰纹样以植物纹为主,多以牡丹为题,组成S形波状的卷草,层次丰富,线条流畅,形态舒展,表现出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总之,唐代工艺美术风格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自由舒展、富有情趣的特点。
5.“司母戊鼎”
答: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此鼎形制雄伟,是迄今为止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页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是商王室中器,具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6.青花以__氧化钴____为呈色剂,它的成批出现在___元_______代。
7.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_______几何___纹,而在几何纹中,____菱纹______纹最常见。
8.明代竹雕里的”三朱”的籍贯是__上海___,而濮澄的籍贯则是____苏州______。
多选题
1.百宝嵌 (C \D )
A.是金银器的一种装饰方法
B.以珍贵材料在器物上镶嵌图案
C.创始者是扬州的周翥
D.创始时代为明
2.商代白陶 ( )
A.归奴隶主占有
B.表面施白釉
C.造型与装饰常同青铜器相仿
D.器壁匀薄
3.汝窑 ( )
A.窑址在河南宝丰
B.以烧造白瓷著称
C.代表性作品带开片
D.装饰华丽
4.汉代瓷器 ( )
A.主要生产在今日的浙江等南方地区
B.多施青釉
C.装饰满密
D.花纹多为兽面
5.茶经 ( )
A.是唐人著作
B.成书于8世纪
C.作者为陆羽
D.书中对邢瓷的评价是”类冰”、”类玉”
类冰 类玉
6.夹纻 ( )
A.始于战国
B.流行于两汉
C.是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
D.可令胎体厚重
7.缂丝
( )A.工艺特点为通经断纬
B.织造省时省工
C.唐代已出现在中国的西北
D.名家有朱克柔等
8.原始玉器 ( )
A.同新石器关系密切
B.材料主要是新疆的和田玉
C.容器数量颇多
D.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制品水平很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
2、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4、六朝时期作为佛教的象征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6、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
7、秦汉陶塑首推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
11、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12、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13、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14、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15、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16、汉代砖瓦最有特色的是:画像石、画像砖
17、我国已知的最早漆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和漆筒,有6、7千年历史。
11、景泰蓝的制作工艺:1、制胎。用红铜板制作各种器形。2、掐丝。是把铜丝压成扁丝,根据装饰花纹,用白芨制成浆糊,将铜丝粘在铜胎上。3、烧焊。在胎上喷水润湿,普遍撒一层焊药,进行烧焊,使铜丝铜胎牢结。焊结后入稀硫酸液中浸泡,洗净胎上杂质。4、点蓝。根据装饰花纹的色彩要求,用小铁铲或玻璃管将各色秞料填在花纹轮廓里,先点地,后点化。最后一次点蓝完后加上亮白。5、烧蓝。点完蓝后进行烧制,点一次烧一次,精品约点蓝和烧蓝反复三次以上。6、磨光用粗沙石,细沙石、黄石及木炭等逐次打磨,使蓝料和铜丝平整。7、镀金。为了增加光泽避免生锈,最后加以镀金。
13、黑陶的工艺特点: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指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器耳的盖纽。
14、陶与瓷的区别:1、原料不同,陶器使用粘土;瓷器使用瓷土。2、烧制火候温度不同,陶器约800℃;瓷器约1200℃。3、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15汉代画像砖与六朝画像砖的区别:1、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2、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现了圣贤高士,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3、除动物纹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4、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5、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1、金银平脱:由汉代贴金片演变而来。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按照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底在一个平面上。唐代的金银平脱极为盛行,充分体现唐代富丽华美的艺术特色。
2、绿沉漆:是色漆的新发展,绿沉色就是一种暗绿色,如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
3、大禹治水玉山:是清朝乾隆时期巨型玉雕,用巨大玉石,运输三年,共花费十三年时间制作完成。费用昂贵,雕琢精美,器型巨大,气魄宏伟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4、剔红:是雕漆品种之一,唐代创造的新产品,先是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成熟与宋元时期。
5、错金银:又称金银错,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磨错平滑。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6、青花瓷: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花瓷,虽只用一种颜色,但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层次,呈现及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8、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融化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火镀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10、团窠纹:就是现在所称的团花,是唐代丝织中的一种新产品,它常以宝相花为团花主题,在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间,缀饰以忍冬纹,因为忍冬纹向四面伸展,所以被称为“四出忍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