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邮轮六日游记

标签:
旅游心情杂谈 |
邮轮在公海上行驶
4月10日
初识海娜号
我们的旅游大巴带着杭州的客人赶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到了宝山的宝杨路后朝着海边的方向一直驶去,路的尽头就是国际游轮码头了。码头建在宝杨路向大海中延伸的海面上,新建的候船厅屋面呈圆弧形,外墙用浅蓝色的玻璃装饰,时尚、气派、亮丽。一辆辆的旅游大巴载着游客陆陆续续到达码头。我举着导游旗带着我们的团队进到候船厅里面,此时里面已经来了很多游客,还有许多游客连绵不断的从大门进来,时间不久偌大的候船厅里塞满了游客,人声鼎沸,举目四望全是人,大厅里再无一处空闲的地方了。我知道坐游轮的人会很多但没想到这么多,我知道海娜号游轮很火但没想到这么火。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退休的老人,随处可见那攒动的花白的头发,还有不少是从比较偏远的农村来的,看来以前高大上的游轮旅游出境旅游现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我帮客人办好手续交代好注意事项后带着客人排队过安检登船。排队的人很多,一眼望去 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队伍移动缓慢,大家都想快点过关登船心里焦急。快到安检了,突然发现有一些客人坐在排队栏杆外面的长椅上慢慢的吃水果,看上去他们一点也不着急,其中有几位是我的团友,难道他们不知道要登船了吗,我凑近一问,然来他们已经在我前面过了安检,但在检疫的时候因为所带的水果不能过关所以他们退出来把所带的水果吃掉,不然扔掉了挺可惜的。真是没出过海关对有关规定没有切身体会啊。
来到登船通道,透过玻璃窗户就看见海娜号了,很漂亮,船体用白色的油漆刷得白白净净的,上面开着许多方形的或是圆形的小窗户,整整齐齐的一行一行的就像是作文本上打的格子一样,在船的上方还吊着几条小艇,观光平台上已经有捷足先登的游客在忙着欣赏风景拍照了;船体很高大,约有十几层楼高,要想看清整艘船得从通道的窗户伸出头去够着头仰视,和我们所在的登船通道相比海娜号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我得赶紧去给团友们查房了,我一层楼一层楼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查过来,还好没有什么问题,我也可以稍稍安下心去吃晚饭了。
船上刷油漆的工人
船上一共有三个餐厅:10楼一个,是位于船尾的自助餐厅-利多餐厅;8楼两个,一个是位于船首的中餐厅-b肯餐厅一个是位于船尾的西餐厅-br多餐厅。我和公司的一位同事约好去位于8楼船尾的西餐厅(br多餐厅)用晚餐,这个餐厅相对其他两个用餐的人比较少比较安静,餐厅装修是地道的西洋风格,巨大的圆吊顶,吊顶板后面反射出柔和的灯光,一张张圆形的餐桌上铺着雪 白的餐布,上面摆放着整洁的餐具:高脚酒杯、餐盘、刀、叉。。。一件件闪着幽光,外国的服务员在餐厅里穿梭忙碌。
服务员给我们每人端上来一个拼盘,一层切得比较细的嫩生菜打底,上面盖上一片圆形的半个手掌大小的薄薄的肉片,上面再放一片也是切得薄薄的黄 色橙子片,仅此而已。这也太精致了吧!我纳闷这样能吃饱吗?过了一会儿,服务员又给每人端上来一杯黄 色的土豆泥做的羹,热乎乎的,咸咸的,里面还放了咖喱,国内的土豆绝 无此种做法,不过味道倒也可口。又过了一会儿,服务员端上来一盆热食,一块较大的烤肉排,几块蒸土豆块,几段蒸四季豆,这可能就是西方人吃的主食吧。蕞后又给每人端上来一盘糕点,一个圆盘里只装着一小块蛋糕。然来西方人吃正宗的西餐时上菜也是有讲究的,一餐饭他们要分四次上。
此时天黑多时了,船已经驶离上海的码头很远,我跑到10楼观景平台时,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船上发动机的轰鸣声。无趣,困乏,还是回房间去睡觉吧。
海上日落
4月11日
第 二天,邮轮在公海上巡游。
早上4:30起床去10楼观光层看日出,此时天已比较亮了,甲板上早已有了一二十位看日出的游客。船头的风很大。环顾四周,茫茫大海一望无际,见不到陆地的半点影子,在海的尽头与天的尽头清澈的海水与湛蓝的天空相接,我们的邮轮那庞大的白色身躯就在这蔚蓝的海面上劈波斩浪前行,一波波的海浪奔涌过来撞击到船体后被反射回去与后面奔涌而来的海浪迎面相撞激起了一朵朵巨大的浪花,哗哗作响。广播里说今天浪高3米,可能是我们的船太大的原因几乎感觉不到海浪冲击船体形成的颠簸,在我们的邮轮那庞大身躯的映衬下3米高的大浪也失去了磅礴的气势,到是和西湖上的波浪有几分相似。放眼天际隐隐可见日出前的红晕。
太阳渐渐由红变白,光芒更刺眼了,不能直视,天地一片光明。晨练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他们也都喜欢跑到10楼来锻炼,在如此好风景的地方晨练一生能有几次啊,他们真是懂得享受生活。
记得多年前教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海上日出》,巴金先生把海上日出写得出神入化,精彩绝伦,还称日出为“奇观”,我常常神往,没想到我现在身临其境了,对巴金先生当年看日出的境况和心情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海上的天比陆地上要亮,早上天亮得早晚上天黑得晚。傍晚我来到10楼的观光平台正赶上落日,此时太阳已经变红眼看不久就会落下,天边起了很多乌云,云层越往天边越厚,云层前端的薄云像一丝丝的头发从天边向我们的船这边发散过来,太阳慢慢地坠入云层红红的太阳光从云层后面透出,那些云便都映出红红的霞光。
4月12日
海上的天气变化真快,白天的天气好好的,但到了晚上就下起了滂沱大雨,疾风劲浪,我感觉到了我们这艘大船的颠簸,还能想象出整个船体随着波浪在一起一伏,很多晕船的人感觉不舒服只得呆在房间里躺在床上休息。我跑到船外,在疾风骤雨中很难睁开眼睛,只能眯缝着眼观看,雨点借助风势如乱箭般射在船上,狂风劲吹海面,波浪剧烈起伏,涌起的浪头又被疾风吹散如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船到达长崎港晚点了。
长崎港
船停泊在长崎港,这里的地理形态很像是宁波、舟山的某地,这就是日#本给我的第 一印象。大海边是低矮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山上树木茂盛,海水清澈,空气清新,一句话概括“山青、水碧、气清”,山脚下是城市的建筑群,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房子不高多数二-五层,十层以上的房子很少见,但是房子看上去很干净整洁,街道也是十分整洁。长崎港蕞醒目的是三菱造船厂,高高的红色的龙门吊正中是三菱重工的三个菱形标志。在长崎港能看到两座很漂亮的桥,一座是斜拉索桥很像是上海的南浦大桥,一座是桥墩式的桥弧形的桥面让人联想到彩虹。
穿着和服欢迎的日本女人
下船后地接导游带我们游览的第 一个景点是和平公园,日文写作“平和公园”,公园建在当年元子丹爆#炸的中 心的废墟上,建造目的是想表达日本人 民对战争的控#诉和祈求世界和平的愿望,公园并不大但很精致,各种花木、各种雕塑、喷泉、、、公园布局极像是中国的某个公园。
从地下停车场沿着台阶走上公园,首先看到的就是著 名的青铜塑像-和平祈念像,塑像是一位棵体男子右腿弯曲盘坐在一块岩 石上,左腿竖直,右手指天左手平伸,长卷发,双眼微闭。导游介绍,右手指天象征元子丹爆#炸的威胁,当年元子丹是在塑像上空500米处爆#炸的,左手水平伸出象征祈求世界永远和平,轻轻闭上的双眼象征着为牺牲者祈求冥福。每年8月9日在此举 行和平祈祷仪式。
祈念像下去的半山坡上有一座喷泉-和平之泉,这里是那个讲述元子丹爆#炸的著 名的感人故事里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口渴难耐喝水的地方。
公园周围散布着各国各地送来的纪念物,主题都是祈求和平,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国前掴家领道人胡濯帮同志题字“和平”二字的石刻,以及1985年我国政 府赠送的《和平少女像》雕塑。
后我们去参观长崎元子丹#资#料馆,从和平公园坐车几分钟的就到了,资料馆的建筑规模不大,外墙用深红色的红砖装饰,名叫资料馆其实是一个展览馆,展览区设在地下一层,里面展出的是一些照片、图片、模型、当年元子丹爆#炸区留下来的遗物。。。有些让人印象深刻:当年拍摄的被元子丹轰炸后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的照片、在爆#炸点附近找到的熔化了一半的玻璃瓶、有爆#炸的高温让与玻璃熔化在一起的手骨、有盛着被热 线烤成碳粒的米饭的女学生用过的饭盒、有在爆#炸中 心地附近发现的附着有头盖骨的铁盔、有在长崎爆#炸的元子丹的模型、有现代核武 器介绍。。。
和平公园和元子丹资料馆两处景点一个是展示战后和平生活的美好一个是展示被元子丹轰#炸后的惨状,建造这两处景点的目的我想应该是让参观者从那被元子丹轰#炸后狼狈不堪的惨状了解元子丹巨大的破坏力和战争的残酷,明白今天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应坚决维护世界的和平美好,但是我在参观资料馆时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那些展出的图片、资料、实物。。。。绝大多数是在强调日本被轰#炸后的惨状,几乎没有交代日本为什么会被轰炸,更没有讲“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怎么侵略别国,这个展览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在几十年前的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很可怜日本人很无辜,不明真 相者还以为日本也是遭受侵略的受害国呢。。。我不知道来此参观的日本人是否有这样的想法,果真有那就很令人悲哀了,只希望他们能全 面的了解那段历史以史为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积及的努力。。。这些只是我这个外国游客的想法。我发现来这两个景点参观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游客很少看到日本当地的游客,参观后中国游客们往往也都会议论一番,日本游客看过后一般会漠然的离去,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中国人比较注重历史文化而日本人不太喜欢这些。
下午我们去亚历山大免税店购物。国内媒体和老百姓对旅游购物颇多非议,但出国后游客们的购物热情之高还是超出了我的意料,在参观和平公园和资料馆时就有游客要求不要看景点直接去购物,我真的搞不懂中国游客为什么对购物那么情有独钟。亚历山大免税店和国内的比较起来真的不大,这是一栋两层的西式洋楼,一楼的面积约1000平 米左右,走到底是通往二楼地台阶,从二楼看下去整个购物商场很像是一个大酒店的大堂。里面分类摆放着许多商品,摊位的布置什么的没有什么讲究,商品有酵素、化妆品、电器、陶瓷刀、电饭煲、照相机。。。游客们在里面地挑选、购买商品场面很是热闹,我也被客人购物的热情所感 染,不由自主的也去挑一挑是否有自己喜欢的商品,我对索尼的微单相机比较关注,计划这次来日本带一个回去。
回到船上,夜幕降临,刚好可以欣赏长崎夜景,据说长崎夜景是世界十大夜景之一呢。这时灯都亮了,路灯、车灯、广 告霓虹灯、居民楼里透出的灯。。。绚丽多彩,整个长崎仿佛被点亮了一般。码头上去有一座小山,建造的房子将这座山完全覆盖使这里成了一座小小的山城,房子里的灯都亮了星星点点颇有万家灯火的味道。长崎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海港城市,除了港口就是山,城市建筑自然是建在山上,此时被万家灯火点亮了的“山城”又倒映水中,真是天上人间恍若仙境。
长崎夜景
4月13日
游福冈
今天的行程是福冈岸上观光,因昨晚风大邮轮没有按计划在7点前到达福冈约晚点一个小时,船靠码头后没有复杂的入关手续,下船后地陪直接领着上车开始观光了。
福冈塔
太濠公园
天满宫
天满宫里的御神牛
天满宫洗手池
天满宫笔冢
4月14日
4月15日
今天就要回到上海回家了。早上起床去船上的甲板,太阳已经升起,看这天气晴好,今早应该看日出的效果很好,此时可见中国东海的海岸线了,据说前面不远就是长江的入海口,我们的船应该是沿着海岸线朝上海的港口驶去。
渐渐靠近上海船只也多起来,我们的海娜号也不再形单影只了,各种船只都有,有在波浪中起伏的小渔船、有装着集装箱的大型货船、也有如我们海娜号一样的豪华游轮、有装着起重臂的工程船,有中国的,外国的。。。再前行,上海城市的轮廓线清晰可见,可以看见好几个大型的造船厂,高高的吊臂下是正在建造的大型海轮,还可见化工厂白白的圆塔,密密麻麻的高高低低的楼房,一架架飞机从城市上空飞向蓝天。。。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海港
船驶进黄浦江要停靠码头了,江两边停满了各式的船只,码头高高的起重机下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轮船那低沉的汽笛声时时响起,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好一派繁荣的景象。
记得前天我在长崎和福冈看到了他们的造船厂、化工厂、码头摆放的汽车。。。很是赞叹,心说“日本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啊,他们的工业真发达,社会真文明,中国不知要多少年才能赶上。。。”现在回国了看到了自己的港口这么繁荣,自己的造船厂干得那么热火朝天,而且规模都是那么大,相比之下日本的那些只能算是小儿科了,一种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我也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该要自我批评之前的妄自菲薄了。
又见到了熟悉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回家了,大家都很兴奋,领队们聚在甲板上拍集体照纪念这次难忘的海娜号日本之旅,大家摆出各种造型拍了很多照片,我想大家此时都有那种海外游子回归祖国时那种激动与喜悦吧。此时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哪个国家蕞好?”我会回答:“祖国!”;如果问我“世界上哪里蕞美?”我会答“故乡!”
回到上海领队们在游轮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