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珠海二模语文卷(古诗文部分)
(2021-05-20 15:28:38)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殁。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
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
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勤养母老,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
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
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
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殁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
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
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
“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殁,世
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
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
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
应之,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殁,而
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注】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拏,通“孥”,儿子。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
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B.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
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语文试题第7 页(共10页)
C.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
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D.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
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领,中国古代官职兼任的一种说法,多为以高等职位兼任低等职位,如知州兼任观察使。
B.废朝,中国古代重要大臣去世后,皇帝为表哀悼之情,暂时停止朝会,时间有长有短。
C.侍中,中国古代官职名,唐时为门下省长官,相当于宰相,宋时沿用,但很少授予。
D.申,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时至七时,亦称哺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康保裔出身将门,满门忠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且都亡于阵中,他
也在与契丹的作战中阵亡。
B.康保裔作战勇猛,不畏牺牲。在被契丹军队围困后,部下将领劝他更换甲衣,骑快马突
围,但被他拒绝了,最后英勇战死。
C.康保裔曾经抓着一把三十支一束的箭,踌躇满志搭弓射箭,那些箭的箭头追着箭尾接连
着落下,人们都钦服他的射术之妙。
D.康保裔以身赴难,感人至深。他战死后,皇上非常痛心,给他的儿子封了官。李重贵虽
有战功,也不忍向皇上请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
(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14. 康保裔的勇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 题。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
一带地区。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
后来投笔从戎。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语文试题第8 页(共10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去燕台”的倒装,
“汉将营”用了以汉代唐的写法。
B.中间两联以蓟门为立脚点,写的是蓟门远望之景。入目的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
火、海畔云山,景色异常壮阔雄浑。
C.尾联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效仿班超从军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客心惊”
的铺垫下自然脱出,有水到渠成之妙。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寄寓着诗人热爱
祖国山河的豪情和为国立功的壮志。
16.《唐诗分类绳尺》言此诗“善状物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面对乱世,有人信奉“乱世出英雄”,而有人却选择在乱世中隐居。诸葛亮在《出
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在对历史发表一番感慨后,描写自己的处境,与苏子一起在小船
上举杯相劝的两句是:“ , 。”
(3)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写出了唐玄宗回京
后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