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
抽象思维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进而再由抽象概念返回到具体概念.(科学研究证明儿童在9岁前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9岁前给孩子学奥数好吗?讨论)
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是相对而言、相互转换的。只有穿透到事物的背后,暂时撇开偶然的、具体的、繁杂的、零散的事物的表象,在感觉所看不到的地方去抽取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形成概念,才具备了进一步推理、判断的条件。(抽象思维的神秘性,让儿童过多地啃这些神秘的的东西,他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学习的感悟力能强吗?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不要过早给孩子吃过硬,过难,过多的逻辑推理的知识,不然孩子会累趴下,心理会产生畏惧感,成功的喜悦的机会会大大滴减少,孩子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何有动力前行?逻辑性强的知识要慢慢加,看孩子的年龄,理解的程度,接受的能力来定。只是建议,具体实施要跟踪研究)
抽象思维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抽象思维,就没有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然而,抽象思维不能走向极端,而必须与具体思维相结合,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抽象思维深刻地反映着外部世界,使人能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预见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趋势,预言“生动的直观”没有直接提供出来的、但存在于意识之外的自然现象及其特征。它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德国人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所想到的
游戏是德国人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包括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等。(寓教于乐,实物的帮助下培养,这种培养,孩子是主动了,快乐,而不是强塞的)
给一个故事设计出合乎逻辑的不同结尾,也能帮助孩子提高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分析、选择、舍弃和讨论,孩子们往往便拥有了较强的思辨水平。(故事是有灵性的,有趣的,能吸引孩子,能唤醒孩子的兴趣,唤醒孩子的逻辑思维,这种培养方式是主动的,而不是强加的)
绘制地图则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三、四岁的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或学校,周边的房屋、花园、商店等也一一清楚地标示出来。(图画的方式把孩子头脑中的思维想象表达出来,创造性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也是在快乐中进行的)
德国人还强调必须加强对女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比起男孩子,她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此“软肋”往往导致她们在日后的数理科目的学习上相形见绌。(这一点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工科的女学生少,从小要注意培养女生的逻辑思维)
和中国不少父母相反的是,德国人似乎并不主张年幼的的孩子必须掌握多少词汇,或背颂多少首诗歌。他们认定,注意培养孩子拥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会给他以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给孩子日后成材铺平康庄大道。(这又是为什么呢?记词语,背诗歌这是锻炼人的记忆能力,而不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也要培养,在未来的社会里,特别是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里,哪一种能力更重要呢?)
培养方法:
做数字的远行狩猎
当你在城市街道上开车的时候,让孩子注意寻找街上的各种数字显示,比如商店招牌、汽车牌照、街道号码等。当孩子发现一个的时候,让他大声说出来。
打电话
在纸上写下一个朋友或者家人的电话号码,然后让孩子读着去拨这个电话,这让他们有机会练习从左到右读出数字。
数你周围所有的东西
数数排队的有几个人?图书馆的台阶有几级?人行道边的树有几棵?
清点家庭用品
把所有的刀、叉、勺从抽屉里拿出来,打乱放在一起,然后让孩子把这些东西分类归组,然后数一数每组里面有几只。同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整理袜子抽屉(按颜色或者大小),整理玩具(比如把所有的熊玩具放在一起等。)
让孩子在房间里找正方形的东西、圆形的东西、三角形的东西、星星形的……任何一种形状。孩子会非常乐意在每个角落里寻找,并且画出来。
模板游戏
举个例子,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些绿色和紫色的葡萄,让他把它们列队成不同的模式:紫——绿——紫——绿,或者是绿——绿——紫——绿——绿等等。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在自然中的模式,比如毛毛虫身上的花纹,蜗牛或者乌龟背上的纹路,蝴蝶翅膀上的假眼,或者就是那些成对儿生长的东西,比如眼睛、耳朵、果实的核等。这类游戏可以发展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
听有节奏的歌曲
“3只小猴子,跳上了小床;一只摔倒了,头上起大包;2只小猴子,跳上了小床,一只睡着了,肚子吃饱饱;3只小猴子……”任何这样有数字变化的歌谣都能把基本的数字概念介绍给孩子。
美味的数字
在你为孩子做点心的时候,给孩子一个量杯或者一只碗,然后把要量的份量和东西说出来,让孩子一一量出来。这是非常简单、非常美味的方法,能够把体积和重量的概念介绍给孩子了。
(在生活中发展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生活就是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智慧的组合。这也许就是国外为什么重视儿童的活动教育了。这可不是唯分数论的教育呀,可是慢慢来,不能拔苗助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