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好友-王志军
(2017-03-05 23:10:34)
标签:
文化情感 |
提开水是那时西安医学院宿舍区里的一道现在再也看不到的风景。
由于,当时宿舍里没有暖气,水房里自来水没有加温装置,所以一壶开水,除过饮用以外,在冬天,先倒一部分出来洗脸和洗脚,剩下的部分灌暖水袋用来温暖被窝,睡觉时用。
那时候,每个宿舍都住着至少七个同学,每人都有至少一个暖水瓶。每次打水,一般情况下,都是去两个人,每个人的两只手可以分别拎两只暖水瓶,一人总共可以拎四只暖水瓶。当然还有每只手拎三只,两手拎六只的情况。这样去一次,宿舍里的暖水瓶就基本上装满了,大家用起来非常方便。
也有许多同学,每次去晚自习时,手里就拎着自己的暖水瓶,在上完晚自习回宿舍时,顺路去水房把开水装满带回宿舍用。
学校开水房,有十几个水龙头,一到晚自习结束,77,78和79级的三个年纪上千名同学要去那里打水,就显得比较拥挤。
昏暗的灯光下,各个水龙头都冒着蒸汽和锅炉泄压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早接到水,回宿舍休息,不免就经常有一些意外发生。
1979年的冬天的一个晚上,晚自习以后,我提着宿舍的几个暖水瓶去位于学生区东南侧的开水房打水,准备为晚上的洗漱和暖水袋用。
我装满三个水瓶放在旁边,正在给第四个水瓶接水的时候,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我的一个装满水的暖水瓶被同年级的一个男孩不小心给打碎了。
这位男生,年龄很小,身材不高,满脸稚气,他连忙给我说对不起。我一看他的年龄那么小,就说没关系,我回头买个水胆换上即可。
这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那位男同学和王万刚一起来到我们宿舍,给我还会来一个新暖水瓶,还表示了歉意,搞得我还有点不好意思。
从此,我就认识了这个小男孩。
之后不久,我们年级的九班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要解散,同学要分到其他班级。九班的三位同学分到了我们四班。
记得那一天,我们班正在我们男生宿舍开会,老师领着三个九班的同学来到我们宿舍给大家做介绍。他们是宋明辉,杨亦红,和那位打碎我暖水壶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王志军。
从此,志军和我分在一个学习小组,住在同一个宿舍,生产实习时,我俩还住在一起,并一起完成了所有科室的实习。
志军来自宁夏,入学时只有14岁,是当时我们年级年龄最小的同学。虽然年龄小,但学习刻苦,记忆力惊人,基本上算是一个天才。
毕业时,考取西安医学院法医系的研究生,1987年毕业留校从事法医毒理专业。
他自从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就住在校部研究生楼的顶层。同宿舍的其他三个同学都相继结婚搬出那个宿舍,而志军结婚较晚,爱人在兰州,所以,那间宿舍就住着他一个人。我那时在一附院工作,经常会去他的宿舍找他,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学习,一起下象棋。
1989年,我和他同时考进西医英语培训中心,在一个班级学习了一年英语。从次一起踏上了考出国的征程。
志军在1992年获取WHO奖学金赴美国洛杉矶进修法医专业。1998年通过美国职业医生考试,在毕业没有从事医生长达14年之后,开始了在美国从事小儿科的职业生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次再次见到志军,参观了他的新诊所,看到了他的出色成绩,心里由衷的高兴。
祝愿志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张勤奕,20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