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趣读入门(修订本)上编6-10
(2013-09-10 00:44:31)
标签:
教育文言文学文言 |
纸鸢冲天,群雀以为妖魔,大呼救命,四散而逃。
【附文】
狮王告示曰:六一儿童节,本王欲简一美且健者,为儿童形像。是日,众兽带儿孙云集。一猴之子,鼻扁嘴歪,跛而无毛,其母亦欲狮王简焉,众兽大笑。是猴詈曰:“何笑之有?母之眼中,世间万物健而美者,唯有儿也!”
【断句】
【基础知识】
“谓……曰”与“语于……曰”,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结构,可译成“对……说”或“告诉……说”。
【附文】
狐语于兔曰:“吾能钓鸟,君信否?”兔不信。狐遂捉蚱蜢数十,去其翅,撒于灌木丛中,己蔽于其下。群鸟见之,下而捉食。狐暴起,果逮一鸟。顾兔而大笑曰:“何如,何如?”兔喟然而叹曰:“君诚智者焉。智者面前无难事也!”
一鸽渴甚,见有清水,鼓翼而扑。一雀大声曰:“子其危矣!广告牌上,一画而已。”以去势甚急,鸽不能止,头破翼折,昏绝而跌。雀喟然曰:“欲令智昏者,可以为戒!”
【断句】
众妇闲谈皆夸子女之能一妇曰吾子才干世人莫及焉问何才干曰始呱呱堕地即能助吾干活也众人相顾而笑曰初生婴儿能干何活答曰助吾挤奶也
【基础知识】
(一)、得无:亦写成“得毋”,是一种常见的固定结构,意思是:会不会,是不是,莫非是,岂不是。
(二)“吾”、“余”、“予(yǔ)”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可译成“我”。“汝(rǔ)”、“尔”、“君”、“子”是第二人称代词,其中“君”与“子”是表示尊称,前者译成“你”,后者可译成“您”。这七个人称代词将反复出现,望读者留心。
【附文】
有初为人父者,推婴儿车购物于超市。婴儿啼哭不休,其人俯而低语曰:“安得森,毋恼!安得森,镇静!安得森,毋急也!”一妇见状,谓其夫曰:“君为人父,亦当如是!”复问此人曰:“此子名安得森耶?”其人一脸尴尬,曰:“否!予名安得森也!”夫顾妻而笑,曰:“何如?”
【断句】
注释:①悯(mǐn):怜悯,同情。②予(yǔ):给,给与。此词亦可作第一人称代词,希读者留心。③恸(tòng):痛哭。④故:原因,缘故。⑤设:假如,如果。⑥向:先前,先前的;从前,从前的。⑦哉:语气助词,可表示感叹,也可表示疑问或反问。
【基础知识】
【附文】
【断句】
公交车上有人大声谓某女郎曰尔踩痛吾脚也女郎顾而笑曰恭喜恭喜其人不解曰踩痛吾脚何喜之有对曰吾未着高跟鞋也
【基础知识】
【附文】
【断句】
凤凰寿蝙蝠不至问之答曰吾乃兽也何贺之有他日狮王寿蝙蝠仍不至问之曰吾鸟也毋用贺焉狮凤闻而喟然曰此不禽不兽之物无奈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