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2023-06-03 21:01:43)学期进入尾声,班级里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复习阶段,这周进行了第一次的复习小测验。测验结果出来后,小A的成绩很不理想,试卷上有好些空题,这与小A平日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突如其来的大变化让我警惕。我仔细看了一下小A的试卷上的空白题,发现有一些明显不应该是小A不会做的,于是我找小A进行了一番谈话,想了解一下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原本我想着是不是小A家里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以至于考试时候的状态不太好,却不曾想真正的原因让人瞠目结舌。
小A告诉我,空的题目都是自己会做的,但是故意空掉是因为小B。原来小B同小A表示,小A成绩太好了,老师总是夸奖小A,于是小B觉得非常不开心,小B觉得自己平日里也经常帮助老师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小A同样是老师的学生,唯独在学习上得不到老师的夸奖,看着小A每次都能因为学习而得到称赞,小B特别羡慕。最近小B的家长也在小B面前夸赞小A学习好,这让小B更加不愉快。小A和小B原本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于是小B在得知要做测验时,提出要求小A多多空题,要求小A把测验做差一些,保证老师和家长都不再夸赞小A的学习好。得知这样的原因,我不得不将小B请到我的身边与之沟通。
小B同我倾诉,明明大家都是一个班的同学,明明自己平日里也是与人为善,尽可能帮助老师,在家里也积极做家务,听话又懂事,为什么小A能比自己得到更多的表扬?不就是因为学习好吗!更何况现在自己的父母都总是在自己面前夸赞小A,自己怎么能够接受?小B觉得小A是自己的同学,也算是一个朋友,不应该眼看着自己被“不公平”地对待,所以应该想办法让老师和父母都一样地喜欢两个人,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父母更喜欢自己!
这一番对话让我瞠目结舌。我能够理解小B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的渴求,但是小B这种认知和行为让人难以接受。排除学习来看,小B是一个不错的学生,但是小B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很不理想,平日里不爱学习,写作业需要老师三催四请,对待自己的学习从来不上心。小B如果能够在学习上付出一些努力,应该不至于太差的,但是小B并不愿意。而这一次,小B竟然要求小A以故意空题的方式来使得二人在学习上达到老师和家长心中的一致。
看着小B万分委屈的模样,我明白,虽然小B做的这件事属实不对,但是也是出自对老师和家长的爱与称赞的渴求。只是,转错了念头,用错了方式。
我抱了一下小B,安抚着小B委屈的心,耐心地纠正着小B的想法。告诉小B,如果想和小A一样,那你应该做的是努力向小A学习,向小A靠拢,和小A变得一样学习优异,而不是想办法把小A拖下来,让小A的学习变差。羡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应该化羡慕为动力,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把别人拖下水。我们要知道,别人得到什么,是因为别人付出了努力,并不是不劳而获的。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不应该是想着自己没有而把它毁掉,而应该赞美它,肯定别人的努力和美好,然后积极向别人靠拢才对哦。
我以为小B能够理解,但是悲伤的小B一时难以接受,哭诉:“可是我就是不想学习啊!我不喜欢学习!”我给小B擦去眼泪安慰着:“你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总是帮助老师和同学,所以每次你帮助他人后,都会有同学感谢你,老师夸奖你,对不对?”小B点了点头,“那小A如果也想得到"助人为乐好同学"的称号,或者说小A也想让你不要被这些老师和同学肯定,想让你也不要去帮助别人,你觉得可不可以呢?你愿意吗?”小B突然愣住了。我知道小B明白了。果然小B擤了擤鼻涕,擦干泪眼泪,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错在哪里了。我明白了,有付出才有收获,想要什么应该自己去努力获取,而不是要求别人不去做。”我欣慰地看着小B,感到了小B在这一瞬间的成长。最后,小B和小A道了歉,小A也重新做了测验。
孩子还是孩子,很多思想和观念容易走偏,当我们发现端倪的时候,及时纠正是最好的。有付出才有收获,当孩子明白了这一点,相信他们都会在学习之路,人生之旅中走得越来越好!